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牧场规划与建设规范DB15/T 2840-2022深度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DB15/T 2840-2022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牧场规划与建设的相关规范,内容涵盖牧场选址、建设标准、养殖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旨在提高牧场生产效率,保障白绒山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阿拉善型白绒山羊以其肉质鲜美、绒毛品质卓越而著称,是我国独有的优良品种,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阿拉善型白绒山羊产业日益受到瞩目,为了更好地规划与建设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牧场,提升牧场综合效益,我国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牧场规划与建设规范》(DB15/T 2840-2022),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实施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应的实施建议。
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范围
本规范涵盖了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牧场从选址、场地规划、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到生产管理的全过程。
选址要求
牧场选址需遵循以下原则:
- 交通便利,靠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 地形地貌适宜,利于牧草生长和畜牧业发展;
- 水资源充足,水质优良;
- 土壤适宜,促进牧草生长;
- 生态环境良好,支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场地规划
牧场场地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合理布局,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统一;
-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 满足生产、生活、生态需求,兼顾长远发展。
设施建设
牧场设施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有:
-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 满足生产、生活、生态需求;
- 注重节能减排,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治理
牧场环境治理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
-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加强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生产管理
牧场生产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有:
- 科学养殖,提升生产效益;
-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保障产品质量;
-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素质。
实施意义
- 规范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牧场规划与建设,提升牧场效益;
- 推动阿拉善型白绒山羊产业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 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羊肉品质;
-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实施建议
-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养殖户对规范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 政府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牧场按照规范进行建设;
-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确保规范实施效果;
-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羊肉品质。
《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牧场规划与建设规范》的发布,为阿拉善型白绒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通过规范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阿拉善型白绒山羊产业将迈向新的高峰,为我国畜牧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