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与应用,DB14/T 1339-2017 反刍动物非蛋白氮复合补充料加工技术规范
《DB14/T 1339-2017 反刍动物非蛋白氮复合补充料加工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旨在指导反刍动物饲料加工,提高饲料利用率,规范从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助力养殖户优化饲料配方,提升反刍动物养殖效益。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反刍动物的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对饲料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攀升,为了提升饲料的利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我国正式出台了《DB14/T 1339-2017 反刍动物非蛋白氮复合补充料加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旨在对《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规范》明确了反刍动物非蛋白氮复合补充料的加工技术要求,旨在提升饲料品质,保障反刍动物的健康,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规范》的核心内容:
-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反刍动物非蛋白氮复合补充料的加工、生产、检验及销售全过程。
-
技术要求:
- 原料:应选用优质、安全、无毒、无污染的原料,如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铵等。
- 加工工艺:严格控制原料配比、混合、粉碎、干燥、冷却、筛分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
- 质量指标:包括水分、灰分、非蛋白氮含量、总氮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 包装:包装材料需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防止污染。
-
检验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验。
-
运输与储存:运输过程中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晒,储存温度应在-20℃以下。
解读与应用
- 提高饲料利用率:《规范》强调选用优质原料,优化加工工艺,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 保障反刍动物健康:通过控制重金属含量等质量指标,确保非蛋白氮复合补充料的安全性,进而保障反刍动物的健康。
-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遵循《规范》进行加工,有利于提高饲料质量,减少资源浪费,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建议
- 养殖户:在选购非蛋白氮复合补充料时,应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
- 饲料生产企业: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 政府部门:加强对非蛋白氮复合补充料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DB14/T 1339-2017 反刍动物非蛋白氮复合补充料加工技术规范》的出台,为我国反刍动物非蛋白氮复合补充料的加工、生产、检验和销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广大养殖户和饲料生产企业应遵循《规范》要求,共同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