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408-2002标准下无公害大蒜露地生产技术规程解析
本规程依据DB63/T 408-2002标准,详细阐述无公害大蒜露地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确保大蒜产品安全、优质、高效。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广泛关注,在我国传统食材中,大蒜不仅富含高营养价值,更拥有丰富的药用功效,为确保大蒜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特地制定了《无公害大蒜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63/T 408-2002),本文将围绕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解读这一规程。
《无公害大蒜露地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无公害大蒜露地生产的技术规范,旨在规范大蒜生产流程,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大蒜产量与品质,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各地的大蒜露地生产,涵盖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各个环节。
种植技术
选地与整地
- 选择适宜的土壤:大蒜喜温暖湿润气候,土壤以沙壤土、壤土为佳,pH值宜在6.5-7.5之间。
- 整地:深翻土壤,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确保土壤细碎、平整。
播种
- 播种时间:通常选择在8-9月份进行播种,避免高温、多雨季节。
-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
-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50-60公斤。
播种后管理
- 浇水:播种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 覆盖: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维持土壤温度和湿度。
施肥技术
- 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厩肥、堆肥等,每亩施用量2000-3000公斤。
- 追肥:根据大蒜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适量追施氮、磷、钾复合肥,通常在蒜苗出苗后10-15天追施第一次肥,每亩施用量15-20公斤;第二次施肥在蒜薹抽出后,每亩施用量20-25公斤。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 大蒜叶枯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 大蒜疫病: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虫害防治
- 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
- 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
收获与储藏
- 收获时间:一般在蒜薹抽出后40-50天,蒜头基本成熟时进行收获。
- 收获方法:人工拔取或机械收获。
- 储藏:收获后,将大蒜晾晒至表面干燥,装入通风、干燥的仓库内储藏。
《无公害大蒜露地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无公害大蒜露地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助力我国大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