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805-2022 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深度解读及田间应用
《DB41/T 805-2022 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解析与应用实践》详细解析了该规范的内容,包括病虫害识别、防治方法、防治药剂选择等,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规范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蔬菜作物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病虫害作为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有效控制对于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我国正式发布了DB41/T 805-2022《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践。
DB41/T 805-2022规范概述
DB41/T 805-2022《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是我国首个针对病虫害防治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范的制定旨在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与危害程度,从而提升蔬菜的产量与品质。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霜霉病
霜霉病是蔬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主要侵害叶片、茎蔓和果实,以下是针对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实施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 物理防治: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如烯酰吗啉、氟吗啉等。
病害
病害主要侵害叶片和茎蔓,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干枯、脱落,以下是针对病害的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实施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 物理防治: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如酮、苯醚甲环唑等。
蚜虫
蚜虫是蔬菜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主要侵害叶片、茎蔓和果实,以下是针对蚜虫的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选择抗蚜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减少蚜虫的繁殖。
-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蓝板等诱虫板诱杀蚜虫。
- 化学防治:在蚜虫发生初期,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如吡虫啉、噻虫嗪等。
蓟马
蓟马主要侵害叶片和茎蔓,导致叶片皱缩、卷曲,以下是针对蓟马的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选择抗蓟马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减少蓟马的繁殖。
-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蓝板等诱虫板诱杀蓟马。
- 化学防治:在蓟马发生初期,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如噻虫嗪、吡虫啉等。
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的应用实践
严格执行防治措施
根据DB41/T 805-2022规范,结合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在防治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治措施,确保防治效果。
加强病虫害监测
定期对病虫害进行监测,了解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推广抗病品种
积极推广抗病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
合理轮作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合理轮作,减少病虫害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在防治病虫害时,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农药残留。
DB41/T 805-2022《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要认真执行规范要求,加强病虫害监测,推广抗病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