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678-2022籽粒饲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解读及关键实施策略
《DB21/T 3678-2022籽粒饲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实施要点包括:规程概述、播种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存等环节,旨在提高籽粒饲用高粱产量和品质,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攀升,籽粒饲用高粱作为一种高效能的饲料作物,因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等显著优势,在畜牧业生产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为规范籽粒饲用高粱的生产技术,提升饲料品质,保障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21/T 3678-2022《籽粒饲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实施的关键要点。
DB21/T 3678-2022《籽粒饲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全面规定了籽粒饲用高粱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加工及储藏等各环节的技术规范,旨在适用于我国籽粒饲用高粱的生产,以提升其产量与品质,为畜牧业提供高品质的饲料资源。
规程解读
品种选择
规程强调,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养殖需求,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的籽粒饲用高粱品种。
播种
播种时间应选在气候适宜的时期,确保发芽和出苗率,播种量需根据品种特性及土壤肥力进行科学配置。
田间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保证籽粒饲用高粱生长所需的养分。
- 灌溉: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适时灌溉,确保籽粒饲用高粱生长所需水分。
- 中耕除草:适时进行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与籽粒饲用高粱争夺养分和水分。
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确保籽粒饲用高粱的品质。
收获
籽粒饲用高粱成熟后,应及时收获,避免籽粒脱落和品质下降。
加工和储藏
收获后的籽粒饲用高粱应进行适当加工,如晾晒、脱粒等,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储藏过程中,注意防潮、防霉变,确保饲料品质。
实施要点
提高农民技术素质
加强农民对籽粒饲用高粱生产技术的培训,提高其技术素质,使其掌握规程要求的生产技术。
加强品种选育和推广
选育和推广高产、抗逆性强、营养价值丰富的籽粒饲用高粱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优化生产布局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养殖需求,合理布局籽粒饲用高粱生产,提高生产效益。
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确保籽粒饲用高粱的品质。
严格规程执行
严格执行DB21/T 3678-2022《籽粒饲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确保籽粒饲用高粱的产量和品质。
DB21/T 3678-2022《籽粒饲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为籽粒饲用高粱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规程,提高籽粒饲用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对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