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170-2016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编制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3
《DB64/T 1170-2016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与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编制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指导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安全与病危害现状评价,本规程详细解读了评价报告的编制流程、方法及要求,为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以提升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规范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我国正式颁布了DB64/T 1170-2016《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规程》内容,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DB64/T 1170-2016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编制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DB64/T 1170-2016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编制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2,安全管理,化学品,第1张

DB64/T 1170-2016《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编制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评价报告的编制要求、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报告格式等,旨在指导企业开展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从而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规程》适用于以下类型企业的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编制:

  1. 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2.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使用场所;
  3. 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仓储、销售等环节的企业。

编制要求

  1. 评价报告需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
  2. 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制,包括封面、目录、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结论与建议等部分;
  3. 评价报告需经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加盖企业公章,并报送相关管理部门。
  1. 企业基本情况;
  2. 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
  3. 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运输、处置等情况;
  4.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人员;
  5. 安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6.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7. 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

评价方法

  1. 调查法;
  2. 资料分析法;
  3. 专家咨询法;
  4. 类析法。

报告格式

  1. 封面;
  2. 目录;
  3. 评价依据;
  4. 评价方法;
  5. 评价结果;
  6. 结论与建议。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自身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规范评价报告编制

《规程》对评价报告的编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规范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提高评价报告的质量。

促进安全生产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监管部门对企业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有效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通过评价报告的编制和实施,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生产风险。

DB64/T 1170-2016《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编制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健康、促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高度重视《规程》的实施,认真开展安全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确保企业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