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767-2006 无公害首蓓芽苗菜生产技术规程,绿色农业实践指南

团体标准 603
《DB13/T 767-2006 无公害首蓓芽苗菜生产技术规程》是绿业实践指南,旨在规范无公害首蓓芽苗菜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规程涵盖种植、管理、采收等环节,为从业者提供科学、可行的操作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也随之攀升,无公害蔬菜,以其绿色、健康的特性,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尤其是首蓓芽苗菜,作为一种新兴的蔬菜品种,凭借其丰富的营养、鲜美的口感以及短暂的生长周期,在市场上备受瞩目,为了规范无公害首蓓芽苗菜的生产,我国制定了《无公害首蓓芽苗菜生产技术规程》(DB13/T 767-2006),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无公害首蓓芽苗菜的生产技术。

DB13/T 767-2006 无公害首蓓芽苗菜生产技术规程,绿色农业实践指南,DB13/T 767-2006 无公害首蓓芽苗菜生产技术规程,绿色农业实践指南,2,食品安全,技术规程,第1张

《无公害首蓓芽苗菜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首蓓芽苗菜生产的技术规范,其目的是为了规范无公害首蓓芽苗菜的生产流程,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该规程适用于首蓓芽苗菜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全过程。

生产环境要求

土壤

首蓓芽苗菜的生产土壤应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pH值保持在6.0-7.5之间,以确保蔬菜的正常生长。

水源

水源需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水质清澈,无污染,为蔬菜的生长提供清洁的水源。

空气

生产区域应保持空气清新,无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为蔬菜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温度

首蓓芽苗菜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夜间温度不低于10℃,以确保蔬菜能够健康生长。

处理

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首蓓芽苗菜品种,为生产优质蔬菜奠定基础。

消毒

将种子浸泡在50℃温水中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病菌。

催芽

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在湿润的布袋中,置于室温下催芽,待露白后即可播种。

播种与育苗

播种

播种前,将土壤深翻、平整,施足底肥,采用条播或点播方式,播种深度为1-2厘米。

育苗

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待苗高5-7厘米时,进行间苗、定苗。

田间管理

浇水

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为蔬菜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施肥

首蓓芽苗菜生长期间,需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以补充营养,促进蔬菜生长。

病虫害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确保蔬菜的健康生长。

采收

首蓓芽苗菜生长周期短,一般在播种后20-30天即可采收。

加工与运输

加工

首蓓芽苗菜采收后,应立即进行清洗、整理、包装,确保产品质量。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低温、通风,避免光直射,确保产品新鲜。

《无公害首蓓芽苗菜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为我国无公害首蓓芽苗菜的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首蓓芽苗菜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这不仅是我国绿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应继续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