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786.3-2023解析,猪瘟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规程详解

团体标准 602
《DB42/T 1786.3-2023》详细解析了生猪疫病防控技术中猪瘟监测样品采集的规程,该标准规范了猪瘟样品的采集方法、样品处理和保存等关键步骤,旨在提高猪瘟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生猪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生猪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猪瘟作为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对生猪养殖产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有效遏制猪瘟的蔓延,我国制定了DB42/T 1786.3-2023标准,该标准对生猪疫病防控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第三部分专门针对猪瘟监测样品的采集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为我国生猪养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标准背景

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2007年传入我国以来,猪瘟给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防控猪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加强猪瘟监测工作。

DB42/T 1786.3-2023标准的制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该标准旨在规范猪瘟监测样品的采集技术,提高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我国生猪疫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猪瘟监测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适用于各类生猪养殖场、屠宰场、兽医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和人员。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猪瘟、猪瘟病毒、监测样品等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定,确保标准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

样品采集

(1)采样地点:采样地点应选择在猪舍内,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2)采样时间:采样时间应选择在猪群出现疑似症状或异常情况时进行。

(3)采样数量:根据实际情况,一般每个猪舍采集3-5份样品,每份样品应包含血液、组织等。

(4)采样方法:采用无菌操作技术,使用无菌采样器械采集样品。

样品保存与运输

(1)样品保存:采集的样品应立即放入无菌容器中,并标注相关信息,血液样品应置于4℃冰箱中保存,组织样品应置于-20℃冰箱中保存。

(2)样品运输: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高温、潮湿等不利因素,确保样品质量。

样品处理

(1)样品预处理:根据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相应的预处理。

(2)样品检测:采用PCR、ELISA等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

标准实施与监督

(1)实施单位应按照本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猪瘟监测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制度。

(2)实施单位应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本标准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标准有效实施。

DB42/T 1786.3-2023标准的实施,将为我国生猪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猪瘟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应认真执行本标准,共同为我国生猪养殖业保驾护航。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