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DB14/T 2603日光温室芦笋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
《DB14/T 2603-2022 日光温室芦笋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芦笋日光温室栽培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生产技术规范,本规程详细阐述了芦笋日光温室建设、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旨在提高芦笋产量与品质,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日光温室芦笋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蔬菜品种,市场需求旺盛,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为了规范日光温室芦笋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我国制定了《日光温室芦笋生产技术规程》(DB14/T 2603-2022),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日光温室芦笋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日光温室芦笋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日光温室芦笋生产技术规程》共分为八个部分,内容涵盖:
- 范围:规定了日光温室芦笋生产的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规程中引用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 术语和定义:对规程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
- 栽植:包括芦笋品种选择、栽植时间、栽植密度、栽植方法等。
- 管理:包括芦笋生长期间的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 采收:规定了芦笋采收的标准、采收时间、采收方法等。
- 加工:包括芦笋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技术要求。
- 包装、运输和储存:规定了芦笋产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
规程解读与应用
芦笋品种选择
根据规程,日光温室芦笋生产应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芦笋品种。
栽植技术
芦笋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栽植密度一般为每亩1000-1500株,栽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施肥、消毒等处理,确保芦笋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管理技术
-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疏松、透气,适时进行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结。
- 水分管理:芦笋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
- 施肥管理:根据芦笋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注意氮磷钾比例。
- 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确保芦笋生长健康。
采收技术
芦笋采收标准为:芦笋长度在15-20厘米,颜色鲜绿,质地鲜嫩,采收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至下午3点之间,采收方法为人工采摘。
加工技术
芦笋加工包括初加工和深加工,初加工主要包括芦笋的清洗、切割、消毒等;深加工主要包括芦笋罐头、芦笋干、芦笋汁等。
包装、运输和储存
芦笋产品应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卫生安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晒、防冻;储存过程中,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高温、潮湿。
《日光温室芦笋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日光温室芦笋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广大农民朋友应认真学习并应用规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提高日光温室芦笋生产水平,为我国芦笋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