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规程DB14/T 1158-2022深度解析及实际应用探讨
《DB14/T 1158-2022 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为黑木耳吊袋栽培提供标准化技术指导,规程详细阐述黑木耳菌种选择、吊袋制作、接种、发菌、出耳管理、采收等环节,旨在提高黑木耳产量与品质,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黑木耳因其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特点,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黑木耳的栽培技术,提升黑木耳的品质与产量,我国正式发布了DB14/T 1158-2022《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结合实际栽培经验,探讨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的应用。
DB14/T 1158-2022《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DB14/T 1158-2022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黑木耳吊袋栽培的技术规程,其目标在于规范黑木耳的栽培流程,提升黑木耳的品质与产量,该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 栽培场地选择:应选择通风良好、干燥、光照充足、排水条件优良的地点。
- 栽培材料:选用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优质黑木耳菌种。
- 栽培容器:使用规格为50cm×70cm的聚乙烯塑料袋。
- 栽培基质:采用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
- 栽培方法:采用吊袋栽培,将菌袋悬挂空中,便于通风、透光和水分管理。
- 栽培管理: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综合管理。
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规程的应用实践
栽培场地选择
在选址时,需综合考虑通风、干燥、光照和排水条件,一般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排水良好的区域,并确保场地周围无污染源,如工厂、垃圾场等。
栽培材料准备
选用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优质黑木耳菌种,购买后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菌种质量。
栽培容器准备
使用规格为50cm×70cm的聚乙烯塑料袋,在袋口处打孔,以便菌丝生长和通风。
栽培基质配制
选用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一般比例为棉籽壳60%、玉米芯20%、木屑20%,将原料充分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的水,使基质含水量达到60%左右。
栽培方法
将配制好的基质装入菌袋,接种菌种,接种后,将菌袋悬挂在空中,距离地面约1米,注意保持菌袋之间的距离,以便通风、透光。
栽培管理
- 温度管理:黑木耳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夏季高温季节,需采取遮阳、喷水等措施降低温度。
- 湿度管理:黑木耳生长适宜湿度为60%~80%,栽培过程中,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湿度过高。
- 通风管理:保证空气流通,预防病虫害发生。
- 光照管理:黑木耳生长适宜光照强度为1000~2000勒克斯,确保光照充足。
-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DB14/T 1158-2022《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规程》为黑木耳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栽培管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栽培技术,为我国黑木耳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