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螯蟹池塘养殖标准化新篇章,DB36/T 1655-2022规程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2
本文深入解析了最新发布的DB36/T 1655-2022标准,探讨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的标准化进程,文章从养殖环境、饲料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标准的具体内容,旨在提高绒螯蟹养殖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兴起,绒螯蟹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其养殖技术的研发与普及显得尤为关键,为了规范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我国正式颁布了DB36/T 1655-2022《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为养殖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绒螯蟹池塘养殖标准化新篇章,DB36/T 1655-2022规程深度解读,绒螯蟹池塘养殖标准化新篇章,DB36/T 1655-2022规程深度解读,2,2022,技术规程,第1张

DB36/T 1655-2022《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绒螯蟹池塘养殖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秉持生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原则,从池塘选址、蟹种挑选、放养密度、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对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

池塘选择与建设

  1. 池塘选择:应选择水质清澈、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的池塘,池塘面积以10-30亩为宜,水深保持在1.5-2.5米。

  2. 池塘建设:池塘需设置排水、进水系统,确保水质清新,底部铺设沙石,有利于蟹种活动和水质净化,池塘四周设防逃网,防止蟹种逃逸。

蟹种选择与放养

  1. 蟹种选择:挑选健康、无病害、活力充沛的蟹种,蟹种规格以每千克50-100只为佳。

  2.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蟹种规格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量控制在500-1000只。

饲料投喂

  1. 饲料选择:选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如小虾、螺蛳、蚯蚓等。

  2. 投喂方法:根据蟹种生长阶段和天气变化,合理调整投喂量,一般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以蟹种3小时内能吃完为宜。

水质管理

  1.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池塘水质,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盐等指标,确保水质达标。

  2. 水质调节: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水质,如溶解氧低于3mg/L,可开启增氧机;氨氮、亚盐超标,可采取换水、使用水质改良剂等方法进行处理。

病害防治

  1. 预防为主:加强蟹种消毒、池塘消毒,定期检测蟹种和水质,预防病害发生。

  2. 治疗措施:发现病害,及时采取隔离、药物治疗等措施,常用的药物有敌百虫、氟苯尼考等。

DB36/T 1655-2022《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为我国绒螯蟹池塘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养殖户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养殖,提高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推广规程,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相信在规程的指导下,我国绒螯蟹养殖业将迈向更高水平,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20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