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387-2023度汛方案编制导则解读,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与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3
《DB34/T 2387-2023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度汛方案编制导则》深入解析,旨在保障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度汛,推动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该导则明确了度汛方案编制原则、流程及关键要点,强化工程安全管理,提升建设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灌溉、发电等领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如何确保度汛安全,成为一项既重要又紧迫的任务,为了规范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度汛方案的编制,提升工程度汛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正式发布了DB34/T 2387-2023《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度汛方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本文将深入解读《导则》,旨在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4/T 2387-2023度汛方案编制导则解读,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与高质量发展,DB34/T 2387-2023度汛方案编制导则解读,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与高质量发展,2,创新,2023,第1张

《导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适用范围

《导则》适用于我国境内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度汛方案编制,涵盖水库、堤防、水闸、泵站等各类工程。

编制原则

《导则》强调度汛方案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安全至上、预防为主,确保工程度汛安全,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科学合理、经济可行,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度汛方案,确保方案的实施性和经济性。
  3. 全面考虑、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工程、气象、水文、地质等因素,确保度汛方案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度汛方案编制内容

《导则》对度汛方案的编制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类型、规模、地理位置、设计洪水标准等。
  2. 洪水分析:分析工程所在流域的洪水特性,包括洪水过程、洪水位、洪水流量等。
  3. 工程度汛能力分析:分析工程在设计洪水标准下的防洪、排涝、泄洪等能力。
  4. 度汛措施:根据工程度汛能力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度汛措施,包括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等。
  5. 度汛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等。
  6. 度汛保障措施:确保度汛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保障措施。

特点

  1. 统一性强:《导则》对度汛方案的编制内容进行了全面规定,确保了度汛方案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2. 可操作性强:《导则》针对不同类型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度汛措施和预案,提高了度汛方案的可操作性。
  3. 创新性强:《导则》在度汛方案编制过程中,引入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度汛方案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DB34/T 2387-2023《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度汛方案编制导则》的发布,为我国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度汛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有力依据,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导则》的要求,确保工程度汛安全,为我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创新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