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案例

团体标准 605
《DB13/T 5618-2022 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为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提供技术指导,详细解读规程内容,并分享实际应用经验,旨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黑龙港区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其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的提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围绕《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规程》(DB13/T 5618-2022)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成效。

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案例,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案例,2,2022,技术规程,第1张

《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规程》(DB13/T 5618-2022)是由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编制,并经黑龙江省市场管理局批准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旨在规范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旨在提升冬小麦产量与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选育适宜旱作品种

规程强调,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应优先选择抗旱、抗病、抗倒伏且产量高的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选择适宜的品种是确保旱作冬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

适时播种

规程建议,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的最佳播种期为9月20日至10月10日,过早播种可能导致幼苗生长过旺,易受冻害;过晚播种则可能影响产量。

合理施肥

规程指出,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应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并注重有机肥的施用,以提高土壤肥力。

水分管理

规程强调,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应遵循“节水、保水、增水”的原则,在干旱年份,应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规律,适时灌溉,确保冬小麦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

规程提出,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病虫害等。

收获与储藏

规程要求,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应在小麦籽粒成熟后及时收获,避免因降雨等原因导致籽粒发芽,收获后,应进行晾晒、脱粒、筛选等处理,确保储藏品质。

规程应用实践

提高产量

通过实施DB13/T 5618-2022规程,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产量得到显著提高,据统计,实施规程的冬小麦平均产量比未实施规程的冬小麦产量高出10%以上。

降低成本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降低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的生产成本,通过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措施,减少了肥料和灌溉水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保障粮食安全

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的提升,有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提高冬小麦产量有助于缓解粮食供需矛盾。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B13/T 5618-2022规程的实施,有助于黑龙港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旱作栽培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规程》为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栽培技术,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20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