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燕麦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DB53/T 1156-2023

团体标准 603
《DB53/T 1156-2023 高寒冷凉山区燕麦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针对高寒冷凉山区燕麦种植的技术指南,该规程详细解读了燕麦种植的各个环节,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提高燕麦产量和品质,适用于高寒地区的农业生产实践。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结构变革的双重影响下,我国高寒冷凉山区的农业生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燕麦,这一耐寒、耐旱且营养价值丰富的粮食作物,在高寒地带展现出巨大的种植潜力,为了提升燕麦产量与品质,规范生产技术,我国正式颁布了DB53/T 1156-2023《高寒冷凉山区燕麦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此规程,并探讨其在燕麦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高寒山区燕麦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DB53/T 1156-2023,高寒山区燕麦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DB53/T 1156-2023,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53/T 1156-2023《高寒冷凉山区燕麦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高寒山区燕麦生产的行业标准,该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燕麦的种植、管理、收获与加工等关键环节,从而提升燕麦的产量与品质,助力高寒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选地与整地

规程明确指出,燕麦种植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优良、光照充足的耕地,整地前需进行土壤消毒,确保无病虫害侵扰,整地深度应超过20厘米,以利于燕麦根系生长。

品种选择与播种

推荐选择适合高寒气候的燕麦品种,播种多在春季,具体时间依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及土壤肥力确定,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5-2.0公斤。

肥水管理

燕麦生长期间,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水分过多引发病害。

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提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时需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收获与加工

燕麦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收获方式包括人工或机械收获,收获后的燕麦需进行晾晒、脱粒、筛选等加工处理,确保品质。

规程应用

提高燕麦产量和品质

遵循规程,农民可掌握科学的燕麦种植技术,从而提高产量与品质,增加收入。

促进高寒冷凉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高寒山区农业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推广燕麦种植技术

规程的推广有助于提高农民对燕麦种植技术的认识,推动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DB53/T 1156-2023《高寒冷凉山区燕麦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高寒山区燕麦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我们应加大规程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为高寒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