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884-2018,生态茶园生产技术规程,推动绿色茶业革命

团体标准 603
《DB50/T 884-2018 现代生态茶园生产技术规程》发布,推动绿色茶产业迈向新阶段,规范生态茶园建设与生产,助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追求日益提升,对茶叶生产环境的要求亦愈发严格,为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茶叶品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正式颁布了《现代生态茶园生产技术规程》(DB50/T 884-2018),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背景、核心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DB50/T 884-2018,生态茶园生产技术规程,推动绿色茶业革命,DB50/T 884-2018,生态茶园生产技术规程,推动绿色茶业革命,2,食品安全,技术规程,第1张

背景

我国茶叶产量持续攀升,茶叶品质良莠不齐,部分产品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传统茶园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亦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高度重视生态茶园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生态茶园生产技术规程。

《现代生态茶园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生态茶园生产的技术规程,旨在规范生态茶园的生产管理,提升茶叶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产地选择与规划

规程明确指出,生态茶园应选址于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区域,茶园规划需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种植技术

  1. 茶树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环境,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茶树品种。
  2. 茶园建设:遵循生态原则,采用生物多样性、立体种植等模式,提升茶园生态环境质量。
  3. 茶园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使用,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

茶叶加工

  1. 原料采集:选用成熟度适宜、无病虫害的茶叶原料。
  2. 加工工艺:采用绿色、环保、节能的加工工艺,确保茶叶品质。
  3. 包装与储存:茶叶包装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储存环境需干燥、通风、避光。

茶叶质量检测

建立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对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进行检测,确保茶叶品质。

实施意义

  1. 提升茶叶品质:通过规范生态茶园生产技术,提高茶叶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
  2.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使用,推广生态种植技术,保护茶园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推动茶产业发展:促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茶叶产业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
  4.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现代生态茶园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我国茶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各级政府、茶叶企业和茶农应积极响应,共同推动生态茶园建设,为我国茶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