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275-2018,蛋鸡养殖效益提升关键技术规程解析

团体标准 603
《DB51/T 1275-2018 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为提升蛋鸡养殖效益提供关键指南,规范饲养管理流程,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确保养殖质量。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蛋鸡养殖业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饲养管理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了规范商品代蛋鸡的饲养管理,提升养殖效益,我国正式颁布了DB51/T 1275-2018《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其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DB51/T 1275-2018,蛋鸡养殖效益提升关键技术规程解析,DB51/T 1275-2018,蛋鸡养殖效益提升关键技术规程解析,2,技术规程,消费者权益,第1张

DB51/T 1275-2018《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商品代蛋鸡的饲养管理,提升蛋鸡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蛋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饲养环境

规程明确指出,蛋鸡舍应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具体而言,温度应控制在18-25℃之间,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光照强度应控制在200-300勒克斯,鸡舍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以防止疾病传播。

饲料管理

规程规定,饲料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营养均衡,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严格控制饲料中的抗生素、激素等添加剂的使用,确保蛋品质量安全。

养殖密度

规程要求,蛋鸡舍的养殖密度应根据鸡舍面积、通风条件和鸡种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而言,每平方米饲养蛋鸡的密度为2-3只。

疾病预防与控制

规程强调,要建立健全蛋鸡养殖场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和传播。

环保与资源利用

规程要求,蛋鸡养殖场应注重环保与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使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业循环发展。

规程应用与重要性

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遵循DB51/T 1275-2018《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可以优化蛋鸡饲养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降低养殖成本

规程中的饲养管理措施有助于减少疾病发生,降低治疗费用,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降低饲料消耗,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保障蛋品质量安全

遵循规程,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确保蛋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需求。

促进蛋鸡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规程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推动蛋鸡养殖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促进蛋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DB51/T 1275-2018《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为我国蛋鸡养殖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养殖户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规程,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实现蛋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