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金丝小枣,匠心传承,地域特色魅力绽放
沧州金丝小枣,地理标志产品,传承匠心精神,凸显地域特色,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成为沧州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地理标志产品,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宗旨在于维护那些源自特定地域、拥有独特品质和良好声誉的农产品与手工艺品,沧州金丝小枣,作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杰出代表,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已成为沧州乃至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本文将基于DB13/T 1313-2010标准,对沧州金丝小枣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进行深入探讨。
沧州金丝小枣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DB13/T 1313-2010标准
DB13/T 1313-2010是河北省制定的地方标准,详细规定了沧州金丝小枣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品质要求、生产技术规范以及检验方法等,为沧州金丝小枣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沧州金丝小枣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涵盖了河北省沧州市的沧县、献县、泊头市、任丘市、肃宁县、南皮县、东光县、吴桥县、青县、海兴县等十个县(市)。
品质要求
依据DB13/T 1313-2010标准,沧州金丝小枣的品质要求具体如下:
- 果实形状: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果蒂部略细,果顶略圆。
- 果皮颜色:鲜枣呈鲜红色,干枣呈红褐色。
- 果肉质地:肉质细嫩,口感甘甜,汁液丰富。
- 果实重量:单果重5克以上。
- 果实含糖量:≥30%。
生产技术
沧州金丝小枣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 栽植:采用嫁接繁殖,选用优良品种。
- 管理:加强水分、肥料、病虫害等管理。
- 采收:在果实成熟期适时采收。
检验方法
根据DB13/T 1313-2010标准,沧州金丝小枣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
沧州金丝小枣的历史与文化
历史渊源
沧州金丝小枣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据《沧州志》记载,沧州金丝小枣在唐代便享有盛誉,历经传承,如今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
文化内涵
沧州金丝小枣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勤劳、智慧、团结的民族精神,在沧州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金丝小枣的传说和故事,如“枣王传说”、“枣仙传说”等,这些故事充分展示了沧州金丝小枣的文化底蕴。
沧州金丝小枣作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典范,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悠久的历史,成为沧州乃至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DB13/T 1313-2010标准的实施,沧州金丝小枣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未来的发展中,沧州金丝小枣将继续传承匠心,彰显地域特色,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