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DB15/T 3110-2023标准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4
《DB15/T 3110-2023标准解读》深入分析了葵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旨在为葵霜冻灾害的预警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农业灾害风险日益凸显,在我国,葵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生长周期对气象条件极为敏感,霜冻灾害是葵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为有效应对霜冻灾害,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我国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葵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DB15/T 3110-2023)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构建与实施的重要意义。

葵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DB15/T 3110-2023标准深度解读,葵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DB15/T 3110-2023标准深度解读,2,标准解读,2023,第1张

标准背景与意义

《葵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标准的制定,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葵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体系,为农业生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降低霜冻灾害对葵生产的损失,该标准对于推动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定义与术语

标准首先明确了葵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的相关定义和术语,如霜冻、霜冻灾害、气象等级等,为后续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指标体系构建

标准提出了葵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包括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气象指标:包括气温、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用于评估霜冻发生的可能性。
  2. 作物指标:包括葵生育期、生长状况、抗寒性等,用于评估霜冻对葵生长的影响。
  3. 灾害损失指标:包括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用于评估霜冻灾害对葵生产的损失。

指标评价方法

标准规定了葵霜冻灾害气象等级的评价方法,包括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单指标评价主要针对气象指标和作物指标,综合评价则考虑气象指标、作物指标和灾害损失指标的影响。

霜冻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

标准提出了霜冻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发布预警、调整种植结构、采取防霜冻措施等,以降低霜冻灾害对葵生产的影响。

实施与推广

加强宣传培训

各级农业气象部门要加大对《葵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标准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对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的认识。

建立监测预警体系

各级农业气象部门要建立健全葵霜冻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

优化种植结构

根据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合理调整葵种植区域和品种,降低霜冻灾害风险。

推广防霜冻技术

积极推广防霜冻技术,如地膜覆盖、喷灌等,提高葵抗霜冻能力。

《葵霜冻灾害气象等级指标》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葵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通过该标准的推广与应用,有望降低霜冻灾害对葵生产的损失,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 2标准解读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