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883-2023,饲用小黑麦生产技术规程助力产业升级

团体标准 605
《DB64/T 1883-2023 饲用小黑麦生产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推动我国饲用小黑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规范生产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助力农业现代化。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需求量亦随之逐年攀升,为满足畜牧业对高品质饲料的迫切需求,提升饲料的利用效率,我国科研人员对饲用小黑麦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索,最新发布的《饲用小黑麦生产技术规程》(DB64/T 1883-2023)的出台,为我国饲用小黑麦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助力我国饲用小黑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DB64/T 1883-2023,饲用小黑麦生产技术规程助力产业升级,DB64/T 1883-2023,饲用小黑麦生产技术规程助力产业升级,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饲用小黑麦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概述

范围

本规程详细规定了饲用小黑麦从种植、收获到加工、储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规范,适用于我国范围内饲用小黑麦的生产活动。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程参考了以下标准文件:

  • GB/T 6192-2014 小黑麦
  • GB/T 5009.5-2016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 GB/T 5009.22-2016 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
  • GB/T 5009.23-2016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 GB/T 5009.24-2016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 GB/T 5009.25-2016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术语和定义

规程中明确了“饲用小黑麦”的定义:指以饲料用途为主的小黑麦品种,具备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特点。

种植技术

  • 选地与整地:选择肥沃、排水良好、pH值适宜的地块,进行深翻,施足底肥,确保土地平整、土壤细腻。
  • 播种:精选种子,去除病粒和破损粒,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5-20公斤。
  • 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适时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保障植株健康生长。

收获与加工

  • 收获:籽实达到生理成熟时及时收获,晾晒干燥,防止霉变。
  • 加工:将干燥的小黑麦进行脱粒、筛选、粉碎等加工处理,制成饲料。

储藏

  • 储藏条件:储藏场地需通风、干燥、防潮、防鼠害。
  • 储藏方法:将加工好的小黑麦装入密封袋或储藏罐,保持干燥。

《饲用小黑麦生产技术规程》的意义

提高饲用小黑麦产量和品质

本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饲用小黑麦的产量和品质,满足畜牧业对优质饲料的需求。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饲用小黑麦的广泛适应性及抗逆性,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降低饲料成本

饲用小黑麦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有助于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采用绿色、环保的生产技术,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饲用小黑麦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饲用小黑麦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各地应积极推广本规程,加强生产技术培训,提升生产者技术水平,共同推动我国饲用小黑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