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2045-2023标准解析,水质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团体标准 602
DB42/T 2045-2023标准解析了水质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检测技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确保水质安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质污染问题愈发凸显,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s)作为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引发了广泛关注,为此,我国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DB42/T 2045-2023标准,对水质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尽规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作为主要检测手段,以其高准确性和灵敏度,成为水质检测的重要工具,本文将深入解读DB42/T 2045-2023标准,并详细介绍气相色谱-质谱法在水质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测定中的应用。

DB42/T 2045-2023标准概述

DB42/T 2045-2023标准是我国针对水质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检测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水质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等)的检测方法,涵盖了样品前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以及数据处理等关键环节。

气相色谱-质谱法在水质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测定中的应用

样品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DB42/T 2045-2023标准中推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

  1. 溶剂萃取:使用有机溶剂(如正己烷、石油醚等)对水样进行萃取,以提取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2. 固相萃取:利用固相萃取柱对水样进行富集,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
  3. 净化:通过吸附剂、氧化剂等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去除干扰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是DB42/T 2045-2023标准中推荐的主要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测物质通过气相色谱柱分离,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色谱柱选择:根据待测物质的极性和沸点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如DB-5、DB-FFAP等。
  2. 柱温程序:根据待测物质的沸点设置合适的柱温程序,如初始温度为50℃,以每分钟30℃的速度升温至280℃。
  3. 流速:根据色谱柱规格和检测要求设置合适的流速,如1.0 mL/min。
  4. 进样量:根据待测物质的浓度和检测灵敏度确定合适的进样量,如1-5 μL。
  5. 质谱条件:根据待测物质的分子量和碎片离子设置合适的质谱条件,如扫描范围、扫描时间等。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DB42/T 2045-2023标准中规定的数据处理步骤包括:

  1. 峰面积归一化:将待测物质的峰面积与内标物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基体效应。
  2. 定量分析:根据标准曲线或内标法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3. 结果报告:按照标准要求报告测定结果,包括浓度、不确定度等。

DB42/T 2045-2023标准为水质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气相色谱-质谱法作为主要检测手段,具有高效、准确、灵敏的特点,为水质污染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样品前处理、检测和数据处理,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签: 2标准解读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