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448-2023规范解读,寒区奶牛舍环境监测技术新标准

团体标准 604
《DB23/T 3448-2023》规范详细介绍了寒区规模化奶牛舍环境参数自动监测技术,该规范旨在提升奶牛舍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水平,保障奶牛健康和产奶质量,通过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实现奶牛舍环境优化,提高养殖效率。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寒带地区规模化奶牛舍在养殖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显著,为了提升奶牛养殖的效率与效益,保障奶牛健康成长,我国正式颁布了DB23/T 3448-2023《寒区规模化奶牛舍环境参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业界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

规范背景及意义

背景

近年来,我国寒区规模化奶牛舍的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参数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环境参数监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数据滞后、监测范围有限、精度不高、人工成本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制定了DB23/T 3448-2023规范。

意义

DB23/T 3448-2023规范的出台,有助于提升寒区规模化奶牛舍环境参数监测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监测精度,为奶牛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寒区规模化奶牛舍环境参数的自动监测,包括舍内温度、湿度、光照、氨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应具备以下要求:

  1. 高精度、高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强;
  2. 具备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等功能;
  3.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相应资质。

监测方法

  1. 温度监测:采用热敏电阻或红外传感器进行监测,监测范围应覆盖整个奶牛舍,监测点应均匀分布。
  2. 湿度监测:采用湿度传感器进行监测,监测范围应覆盖整个奶牛舍,监测点应均匀分布。
  3. 光照监测:采用光敏电阻或光电传感器进行监测,监测范围应覆盖整个奶牛舍,监测点应均匀分布。
  4. 氨气浓度监测:采用氨气传感器进行监测,监测范围应覆盖整个奶牛舍,监测点应均匀分布。
  5. 二氧化碳浓度监测:采用二氧化碳传感器进行监测,监测范围应覆盖整个奶牛舍,监测点应均匀分布。

数据采集与处理

  1. 数据采集:监测设备应实时采集环境参数数据,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监控中心。
  2. 数据处理:监控中心应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存储和分析,生成监测报告。

监测结果与应用

  1. 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可分析奶牛舍环境状况,为调整养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2. 应用:监测结果可应用于奶牛舍环境优化、奶牛生长发育监测、疾病预防等方面。

DB23/T 3448-2023《寒区规模化奶牛舍环境参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为我国寒区规模化奶牛舍环境参数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规范的实施,有望提高奶牛养殖业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监测精度,为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相关从业者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该规范,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