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605-2013标准引领,蒙餐黄油饼的传统与创新交汇
蒙餐黄油饼在DB15/T 605-2013标准指导下,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这一标准规范了蒙餐黄油饼的制作工艺,保留了传统风味,同时融入现代技术,使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在我国辽阔的草原上,蒙古族人民世代沿袭着独特的饮食文化,蒙餐黄油饼,作为蒙古族的传统美食,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食客的青睐,而《DB15/T 605-2013》标准,则为蒙餐黄油饼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深入探讨蒙餐黄油饼的制作工艺、营养价值及其在现代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DB15/T 605-2013》标准概述
《DB15/T 605-2013》是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蒙餐黄油饼的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蒙餐黄油饼的原材料、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旨在提升蒙餐黄油饼的生产质量,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蒙餐黄油饼的制作工艺
原材料选择
蒙餐黄油饼的主要原料包括面粉、黄油、牛奶、鸡蛋等,面粉选用优质高筋面粉,黄油则选用上乘的牛油,牛奶和鸡蛋需保证新鲜无污染。
制作步骤
- 将面粉、黄油、牛奶、鸡蛋等原料混合,揉成面团。
- 将面团擀成薄片,折叠成扇形。
- 将扇形面团切成小块,放入预热至200℃的烤箱中烘烤。
- 待黄油饼表面呈金黄色,即可出炉。
蒙餐黄油饼的营养价值
- 高蛋白质:蒙餐黄油饼中的牛奶和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生长发育。
- 高脂肪:黄油饼中的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 易消化:蒙餐黄油饼的制作过程中,面粉经过充分发酵,使得饼体松软易消化。
蒙餐黄油饼在现代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 传统美食的传承:蒙餐黄油饼作为蒙古族的传统美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现代,蒙餐黄油饼的制作工艺和风味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 饮食文化的交流:蒙餐黄油饼在各地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地区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健康饮食的选择:蒙餐黄油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在《DB15/T 605-2013》标准指导下,蒙餐黄油饼在传承传统美食文化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在未来的日子里,蒙餐黄油饼将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我国饮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