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393-2022规程解读,大豆玉米轮作高效栽培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3
《DB23/T 3393-2022》规程详细阐述了大豆玉米轮作大垄少免耕栽培技术,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与作物产量,规程涵盖选地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强调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势头迅猛,农业生产方式也在持续变革之中,为了提升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业生产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DB23/T 3393-2022《大豆玉米轮作大垄少免耕栽培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旨在为大豆玉米轮作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以推动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

DB23/T 3393-2022规程解读,大豆玉米轮作高效栽培新篇章,DB23/T 3393-2022规程解读,大豆玉米轮作高效栽培新篇章,2,2022,创新,第1张

DB23/T 3393-2022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大豆玉米轮作作为一种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提升土地产出、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意义

DB23/T 3393-2022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大豆玉米轮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1. 提升大豆和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2. 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3.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4. 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降低生产风险。

DB23/T 3393-2022的主要内容

大豆玉米轮作大垄少免耕栽培技术规程

  1. 选地与整地: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生产目标,选择适宜的大豆玉米轮作区域,整地时采用大垄少免耕技术,有利于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2. 品种选择与处理: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大豆和玉米品种,处理包括消毒、发芽试验和播种质量,确保种子质量。
  3. 播种技术
    • 大豆播种: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50-60cm,株距15-20cm,播种深度3-5cm,播种量每亩150-200kg。
    • 玉米播种: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60-70cm,株距25-30cm,播种深度3-5cm,播种量每亩200-250kg。
  4. 田间管理
    • 大豆:适时施肥,合理灌溉,防治病虫害,大豆成熟后及时收获。
    • 玉米:适时施肥,合理灌溉,防治病虫害,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
  5. 收获与贮藏:大豆和玉米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晾晒,根据市场需求,将粮食储存于干燥、通风的仓库中。

技术规程实施要求

  1.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对大豆玉米轮作大垄少免耕栽培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 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大豆玉米轮作大垄少免耕栽培技术;
  4. 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不断提高大豆玉米轮作大垄少免耕栽培技术的水平。

DB23/T 3393-2022《大豆玉米轮作大垄少免耕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为我国大豆玉米轮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者应积极学习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2022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