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西北寒旱区中药材绿色栽培新标准,DB13/T 5638-2022 防风雨养旱作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2
《DB13/T 5638-2022 冀西北寒旱区中药材防风雨养旱作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促进冀西北寒旱区中药材种植,提高抗逆性,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开启中药产业新篇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一环,其发展对于保障民众健康、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冀西北寒旱区,作为我国中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对中药材的种植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了提升中药材的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出台了《DB13/T 5638-2022 冀西北寒旱区中药材防风雨养旱作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其具体内容、深远意义以及实施策略。

冀西北寒旱区中药材绿色栽培新标准,DB13/T 5638-2022 防风雨养旱作技术规程,冀西北寒旱区中药材绿色栽培新标准,DB13/T 5638-2022 防风雨养旱作技术规程,2,2022,现代化,第1张

《DB13/T 5638-2022 冀西北寒旱区中药材防风雨养旱作栽培技术规程》是针对冀西北寒旱区中药材种植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制定的一套系统化的栽培技术标准,该规程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中药材的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推动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选址与规划

依据冀西北寒旱区的气候特性,挑选适宜中药材种植的区位,确保水源充沛、土壤肥沃,在规划种植区域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土壤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分配种植面积。

品种选择与繁殖

挑选适合冀西北寒旱区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如黄芪、党参、甘草等,采用繁殖、分株繁殖、扦插繁殖等多种方式,确保种苗质量。

土壤管理

强化土壤管理,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具体措施包括:

  1. 深翻土地,破除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透气性;
  2. 施用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3. 合理轮作,预防土壤病虫害。

水分管理

根据中药材的生长特性,实施科学灌溉,在干旱季节,运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确保中药材生长所需水分。

防风固沙

针对冀西北寒旱区的风沙灾害,实施防风固沙措施,如设置沙障、种植固沙植物等,减轻风沙对中药材生长的影响。

风雨防护

在中药材生长过程中,加强风雨防护,避免因风雨造成的减产,具体措施包括:

  1. 搭建防风网,降低风速;
  2. 设置遮网,减轻雨水冲刷;
  3. 及时修剪枝叶,降低植株高度,减少风雨损害。

病虫害防治

根据中药材的生长特性,制定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收获与加工

根据中药材的生长周期,适时收获,收获后,进行初步加工,如晾晒、烘干等,确保中药材品质。

规程意义

《DB13/T 5638-2022 冀西北寒旱区中药材防风雨养旱作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升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 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3.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

实施方法

  1.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对规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推广先进技术;
  3. 加强政策扶持,鼓励农民采用规程进行中药材种植;
  4. 加强监督,确保规程的顺利实施。

《DB13/T 5638-2022 冀西北寒旱区中药材防风雨养旱作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冀西北寒旱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遵循规程,提高中药材产量与品质,助力绿色产业发展,为我国中药材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标签: 22022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