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行业术语标准解析,DB35/T 1333-2013 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DB35/T 1333-2013 银耳专用术语解读》旨在规范银耳行业术语,为行业发展提供引领,本文详细解读了银耳专用术语,对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银耳产业的蓬勃发展,银耳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为了规范银耳市场,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制定了《DB35/T 1333-2013 银耳专用术语》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旨在帮助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更好地理解银耳专用术语,助力银耳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标准背景
《DB35/T 1333-2013 银耳专用术语》由我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发布,旨在规范银耳行业术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银耳的术语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对银耳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银耳专用术语解读
以下是银耳专用术语的详细解读:
-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又称白木耳、雪耳,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隶属于担子菌门银耳科,银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滋阴润肺、养颜美容、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 银耳子实体:指银耳的可食用部分,包括耳片、耳根、耳基、耳蒂等,是银耳的主要食用部位,银耳子实体呈半透明、胶质状,口感独特,营养价值丰富。
- 银耳菌丝:银耳生长发育的基础,分为菌丝体、菌丝束和菌丝团三种形态,对银耳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 银耳子实体形态:包括耳片、耳根、耳基、耳蒂等部分,形态多样,如单片、多片、耳蒂型、耳根型等。
- 银耳子实体颜色:与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常见的颜色有白色、淡黄色、淡棕色等。
- 银耳子实体规格:根据直径和厚度分为小、中、大三种规格,与品种、生长条件等因素有关。
- 银耳子实体质地:分为嫩、老、软、硬等,与品种、生长环境、采摘时间等因素有关。
- 银耳子实体水分含量:分为高、中、低三种,与品种、生长环境、采摘时间等因素有关。
- 银耳子实体杂质:指银耳子实体中的非食用部分,如根、蒂、杂质等,杂质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 银耳子实体污染物:指银耳子实体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标准实施与意义
《DB35/T 1333-2013 银耳专用术语》的实施对银耳行业具有以下意义:
- 规范银耳市场,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 促进银耳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 推动银耳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 加强银耳行业与市场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银耳产业的竞争力。
《DB35/T 1333-2013 银耳专用术语》的制定与实施,对银耳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积极宣传、推广该标准,让更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了解银耳专用术语,共同推动银耳行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