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805-2023,种苗繁育技术规程——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团体标准 603
《DB21/T 3805-2023 种苗繁育技术规程》为我国种苗繁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指南,旨在规范种苗繁育技术,提高种苗质量,助力农业现代化。

随着我国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日益受到热捧,其中不乏成为市场宠儿的果品,为确保种苗品质,提升产量与品质,规范种苗繁育技术,促进产业高质量的发展,辽宁省出台了DB21/T 3805-2023《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度解析,以期为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21/T 3805-2023,种苗繁育技术规程——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DB21/T 3805-2023,种苗繁育技术规程——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21/T 3805-2023《种苗繁育技术规程》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颁布,旨在规范种苗繁育技术,提升种苗品质,保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该规程对种苗繁育的基地建设、种苗选择、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规程主要内容

基地建设

规程要求种苗繁育基地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土壤肥沃。
  2. 土壤条件适宜:土壤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需超过2%。
  3. 基础设施完善:具备灌溉、排水、遮荫、防风等设施。

种苗选择

  1. 品种选择:应挑选适应性强、抗病、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
  2. 种苗来源:种苗需来自无病虫害、生长健康的母本植株。

繁殖方法

  1. 扦插繁殖: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8-10厘米长的小段,在沙床或泥炭土中进行繁殖,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生根。
  2. 嫁接繁殖:选择优良品种的接穗和砧木进行嫁接,提高种苗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田间管理

  1. 定植:选择适宜的定植时期,按照合理的密度进行定植。
  2.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灌溉,防止干旱和积水。
  3.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4. 病虫害防治:采取防治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采收及运输

  1. 采收: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
  2. 运输: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伤。

规程实施意义

DB21/T 3805-2023《种苗繁育技术规程》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高种苗质量,降低产业风险。
  2. 规范种苗繁育技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3. 提升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4. 推动产业科技进步,助力乡村振兴。

DB21/T 3805-2023《种苗繁育技术规程》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广大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该规程,提高种苗繁育技术水平,为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