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辐照灭菌技术规范及其实际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2
《DB32/T 572-2010 饲料辐照灭菌工艺》探讨了饲料辐照灭菌的技术规范和实际应用,该规范详细介绍了辐照灭菌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要求及质量控制,旨在提高饲料安全性和延长保质期,同时分析了辐照技术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饲料行业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追求也日益严格,为了确保饲料在存储与运输环节的卫生安全,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风险,辐照灭菌技术应运而生,2010年,我国正式颁布了DB32/T 572-2010《饲料辐照灭菌工艺》标准,为饲料辐照灭菌提供了系统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对饲料辐照灭菌工艺进行深入探讨。

饲料辐照灭菌技术规范及其实际应用研究,饲料辐照灭菌技术规范及其实际应用研究,2,创新,技术规范,第1张

DB32/T 572-2010标准概述

DB32/T 572-2010《饲料辐照灭菌工艺》标准是我国饲料辐照灭菌领域的首个地方标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饲料辐照灭菌工艺的基本要求、辐照源、辐照参数、辐照过程、辐照效果检测、安全防护以及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内容。

饲料辐照灭菌工艺的基本要求

  1. 辐照源:饲料辐照灭菌工艺应选用γ射线或电子束辐照源。
  2. 辐照参数:辐照剂量需根据饲料种类、微生物种类、辐照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射线辐照剂量为10-30kGy,电子束辐照剂量为1-5kGy。
  3. 辐照过程:确保饲料在辐照过程中均匀受照,避免局部剂量过高或过低。
  4. 辐照效果检测:辐照后应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辐照效果达到预期。
  5. 安全防护:辐照过程中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护眼镜等。
  6. 质量保证:辐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辐照产品质量。

饲料辐照灭菌工艺的实际应用

  1. 提高饲料卫生安全性:辐照灭菌能有效杀灭饲料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饲料污染风险,提高饲料卫生安全性。
  2. 延长饲料保质期:辐照灭菌可抑制饲料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饲料保质期。
  3. 降低饲料损耗:辐照灭菌可减少饲料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饲料利用率。
  4. 减少抗生素使用:辐照灭菌可替代抗生素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降低抗生素残留风险。
  5. 促进饲料产业升级:辐照灭菌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推动饲料产业向绿色、环保、安全方向发展。

饲料辐照灭菌工艺的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辐照灭菌技术将不断创新,提高辐照效果和降低辐射剂量。
  2. 标准化:饲料辐照灭菌工艺将逐步实现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3. 应用领域拓展:辐照灭菌技术将在饲料、食品、医药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 绿色环保:辐照灭菌技术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DB32/T 572-2010《饲料辐照灭菌工艺》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我国饲料辐照灭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饲料辐照灭菌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有助于提高饲料卫生安全性、延长保质期、降低损耗、减少抗生素使用等,辐照灭菌技术将在饲料产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我国饲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