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558-2009规范详解,生猪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标准化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32/T 1558-2009 生猪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规范》是一项针对生猪养殖小区建设的标准规范,该规范详细阐述了生猪养殖小区的选址、建设、环境控制、生物安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升生猪养殖小区的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水平,保障生猪养殖安全和产品质量。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生猪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为了提升生猪养殖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程度,确保生猪产品质量与安全,我国于2009年正式颁布了《生猪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规范》(DB32/T 1558-2009),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范,旨在为生猪养殖小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DB32/T 1558-2009规范详解,生猪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标准化解析,DB32/T 1558-2009规范详解,生猪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标准化解析,2,养殖技术,第1张

DB32/T 1558-2009规范概述

《生猪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规范》(DB32/T 1558-2009)是由我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适用于生猪养殖小区的规划、建设、改造、运行和管理,该规范的宗旨是通过规范生猪养殖小区的建设与管理,推动生猪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保障生猪产品质量与安全。

生猪养殖小区建设规范

规模与布局

生猪养殖小区的建设应遵循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养殖规模需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和养殖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养殖小区的布局应合理规划,确保养殖场、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域相对独立。

场地与设施

养殖小区应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养殖场地和设施,包括猪舍、饲料仓库、粪污处理设施、兽医室等,猪舍应具备通风、采光、保暖、防潮等条件,确保生猪生长环境的舒适性。

饲料与水源

养殖小区应选用优质、安全的饲料原料,确保饲料质量,水源应清洁、充足,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疫病防控

养殖小区应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包括疫情监测、预防、控制和扑灭等环节,定期进行消毒、灭虫、灭鼠等工作,确保生猪健康。

生猪养殖小区管理规范

人员管理

养殖小区应配备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养殖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生猪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

生产管理

养殖小区应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生产、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生产记录等,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生猪产品质量与安全。

环境保护

养殖小区应重视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粪污处理设施应达标排放,确保养殖小区周边环境清洁。

管理

养殖小区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生产数据、销售数据、疫病数据等,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养殖小区的管理水平。

《生猪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规范》(DB32/T 1558-2009)为我国生猪养殖小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有力指导,养殖企业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养殖小区的建设与管理,推动生猪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