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新标准解读及实践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1
《DB34/T 4601-2023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探索》一文,详细解读了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文章强调了规程的重要性,结合实践案例,为青花菜种植者提供了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蔬菜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显得尤为关键,青花菜作为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蔬菜,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对于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围绕《DB34/T 4601-2023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与实践。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新标准解读及实践应用研究,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新标准解读及实践应用研究,2,创新,现代化,第1张

《DB34/T 4601-2023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DB34/T 4601-2023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是由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青花菜的生产流程,提升青花菜的产量与品质,该规程全面涵盖了青花菜的选种、播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产后处理等各个阶段。

《DB34/T 4601-2023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要点解读

选种与播种

  1. 选种:挑选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如‘青花801’、‘青花88’等。
  2. 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栽培管理

  1. 整地与施肥: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栽培,深翻土地,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2. 定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密植,行距40-50厘米,株距30-40厘米。
  3.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在生长期间适时浇水,防止干旱。
  4. 追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

病虫害防治

  1.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银膜等物理方法诱虫。
  3.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防治。

采收与产后处理

  1. 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和植株生长情况,适时采收,一般采收期为植株高度20-25厘米,花球直径8-10厘米。
  2. 产后处理:采收后及时进行预冷、包装、运输,保持青花菜新鲜。

《DB34/T 4601-2023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应用实践探索

  1. 培训推广: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对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 产学研结合:加强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青花菜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推广。
  3. 示范带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种植户,进行技术规程示范,带动周边地区青花菜生产水平的提升。
  4. 市场营销:加强青花菜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

《DB34/T 4601-2023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青花菜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规程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不断探索创新,为青花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创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