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茶树菇无公害种植技术规程解析

团体标准 601
武威市无公害茶树菇种植遵循DB62/T 936-2002规程,强调环境友好与质量标准,规程涵盖种植环境、种子选择、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确保茶树菇无污染、高品质。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与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无公害农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在我国西北地区,武威市作为重要的农业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为此,武威市制定了《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DB62/T 936-2002),本文将围绕此规程,深入探讨茶树菇的种植技术,为茶树菇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武威市茶树菇无公害种植技术规程解析,武威市茶树菇无公害种植技术规程解析,2,技术规程,食品安全,第1张

DB62/T 936-2002规程概述

《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DB62/T 936-2002)是一套针对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技术规范,旨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该规程全面涵盖了从菌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到产品采收、加工、储存等各个生产环节。

茶树菇种植技术

选地与整地

茶树菇适宜在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种植,根据DB62/T 936-2002规程,选择土壤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整地前,需深翻土壤,施足底肥,确保土壤疏松,为茶树菇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菌种)选育

茶树菇的菌种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根据规程,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菌种,并确保菌种来源无污染,菌种可购买正规菌种厂家的产品,或自行培育。

栽培管理

  1. 播种:将菌种均匀撒在处理好的土壤上,覆土厚度约为1-2厘米,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2. 温度控制:茶树菇生长适温为20-25℃,采用遮网、喷水等手段,保持菇房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3. 湿度控制:茶树菇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通过喷水、覆盖湿布等方法调节湿度。
  4. 通风:菇房内应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高温、高湿环境,降低病虫害发生。

病虫害防治

根据DB62/T 936-2002规程,茶树菇的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具体措施如下:

  1. 选用抗病品种,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2. 加强菇房卫生管理,定期清理菇房,减少病虫害发生。
  3.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降低化学农药使用。
  4. 发现病虫害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蔓延。

采收与加工

茶树菇采收应在菇蕾充分展开、菌盖未闭合时进行,采收过程中应避免损伤菇体,保证产品质量,采收后,及时进行加工,如烘干、冷藏等,延长产品保质期。

《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DB62/T 936-2002)为茶树菇的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规程,加强茶树菇种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管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茶树菇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