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仁用杏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发布
白银市推出仁用杏生产技术规程(DB62/T 1806-2009),作为绿色食品生产新标准,旨在规范仁用杏种植过程,确保产品品质与安全,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绿色食品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确保食品安全,白银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依据《绿色食品 白银市仁用杏生产技术规程》(DB62/T 1806-2009)制定了一系列生产技术规范,旨在提升仁用杏的品质,确保绿色食品的生产质量。
《绿色食品 白银市仁用杏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绿色食品 白银市仁用杏生产技术规程》(DB62/T 1806-2009)是白银市为规范仁用杏生产而制定的地方标准,该规程详细阐述了仁用杏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品种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与加工等,其有效实施对于提升仁用杏品质和保障绿色食品生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仁用杏生产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品种选择
根据DB62/T 1806-2009规程,仁用杏品种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 选择适应白银市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
- 选择果实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品种;
- 选择市场需求较高的品种。
种植管理
- 栽植时间:春季或秋季,栽植前对杏树进行修剪,去除病弱枝,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 栽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因素确定栽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3米×4米。
- 土壤管理:加强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
- 施肥:根据杏树生长需求,合理施肥,氮、磷、钾比例一般为1:0.5:1。
病虫害防治
- 农业防治:加强杏树修剪,清除病弱枝,减少病虫害发生。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农药残留,确保绿色食品生产。
果实采收与加工
- 采收时间:根据果实成熟度,适时采收。
- 果实处理:采收后对果实进行清洗、分级、包装等处理。
- 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加工成干果、果脯、果汁等。
实施仁用杏生产技术规程的意义
- 提高仁用杏品质:通过严格执行DB62/T 1806-2009规程,提升仁用杏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 保障绿色食品生产:规程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农药残留,确保绿色食品生产质量。
- 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仁用杏品质,拓展市场,推动仁用杏产业健康发展。
-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仁用杏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白银市将继续加强仁用杏生产技术规程的宣传和推广,推动仁用杏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我国绿色食品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