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810-2023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程深度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13/T 5810-2023 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程》深入解析了农田地膜残留的监测方法,旨在规范地膜残留的检测流程,提高监测效率,规程详细阐述了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方法等关键步骤,以保障农田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塑料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地膜残留问题也随之凸显,严重威胁着土壤环境、农业生态以及农产品质量,为了规范农田地膜残留的监测工作,提升监测质量,我国最新发布了DB13/T 5810-2023《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详细解读。

DB13/T 5810-2023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程深度解析,DB13/T 5810-2023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程深度解析,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13/T 5810-2023《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程》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适用于我国农田地膜残留的监测工作,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数据处理、结果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技术要求

  1. 监测范围:规程明确了监测范围,包括农田地膜残留量、残留深度、残留面积等关键指标。
  2. 监测方法:规程详细说明了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的方法,涵盖调查、采样、样品处理、实验室分析等环节。
  3. 采样要求:规程对采样点的设置、采样方法、样品数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4. 样品处理:规程对样品的预处理、保存、运输等环节提出了详细要求,以确保样品质量。
  5. 实验室分析:规程规定了实验室分析的方法、仪器设备、试剂等要求,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监测方法

  1. 调查:监测人员需实地调查农田地膜残留情况,包括残留位置、面积、深度等。
  2. 采样:根据监测范围和采样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采集地膜残留样品。
  3. 样品处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土壤、植物等杂质,确保样品纯净。
  4. 实验室分析: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如重量法、光谱法等。

数据处理与结果报告

  1. 数据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残留量、残留深度、残留面积等指标。
  2. 结果报告:编制监测报告,包括监测范围、方法、结果、结论等。

DB13/T 5810-2023《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该规程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监测水平,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工作中,监测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还需关注以下几点

  1. 加强监测队伍建设,提高监测人员素质。
  2. 加强监测设备研发,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3. 建立健全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监测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
  4. 强化监测结果应用,为政策制定、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DB13/T 5810-2023《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对于推动我国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