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米新标准解读,DB2308/T 176-2023引领品质升级

团体标准 601
《DB2308/T 176-2023》解读,佳木斯大米等级划分技术规范发布,旨在提升大米品质,打造高品质大米品牌,引领行业新标准,规范详细规定了大米等级划分的技术要求,确保大米品质达到国家标准。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广泛关注,大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直接关系到民众餐桌的安全与身体健康,为规范大米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提升大米品质,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技术规范,DB2308/T 176-2023《佳木斯大米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的发布,标志着佳木斯大米品质提升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佳木斯大米新标准解读,DB2308/T 176-2023引领品质升级,佳木斯大米新标准解读,DB2308/T 176-2023引领品质升级,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DB2308/T 176-2023 规范概述

DB2308/T 176-2023《佳木斯大米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制定,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该规范明确了佳木斯大米等级划分的标准、方法、指标和检验规则,旨在提升佳木斯大米的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范的主要内容

等级划分标准

DB2308/T 176-2023 规范将佳木斯大米分为四个等级:特等、优等、一等和二等,等级划分主要依据大米的粒型、色泽、气味、口感、水分、杂质等指标。

等级划分方法

规范明确了等级划分的具体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仪器检测等,感官检验主要针对大米的粒型、色泽、气味和口感等方面;理化检验主要针对大米的蛋白质、水分、杂质等指标;仪器检测主要利用仪器设备对大米进行定量分析。

指标要求

规范对佳木斯大米的各项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特等大米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7%,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4.5%以下;优等大米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6.5%,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4.5%以下;一等大米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6%,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4.5%以下;二等大米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5.5%,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4.5%以下。

检验规则

规范明确了检验的抽样方法、检验流程和结果判定,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规范实施的意义

提高大米品质

DB2308/T 176-2023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佳木斯大米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大米的需求。

规范市场秩序

规范大米等级划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

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实施规范,有助于推动佳木斯大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保障粮食安全

规范大米生产、加工和销售,有助于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DB2308/T 176-2023《佳木斯大米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的发布,为佳木斯大米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规范的实施过程中,各方应共同努力,确保规范落到实处,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大米产品,也希望更多地区借鉴佳木斯大米的经验,共同推动我国大米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