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阴湿区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
本规程详细介绍了在DB62/T 2855-2018标准指导下,高寒阴湿区饲用甜高粱的种植技术,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饲用甜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为高寒阴湿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高寒阴湿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其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用甜高粱作为优质饲料作物在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提高高寒阴湿区饲用甜高粱的产量和品质,规范种植技术,我国制定了DB62/T 2855-2018《高寒阴湿区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高寒阴湿区饲用甜高粱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规程主要内容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高寒阴湿区饲用甜高粱的种植、管理、收获等技术要求,适用于我国高寒阴湿地区的饲用甜高粱种植。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了以下文件:
GB/T 6343 甜高粱
GB/T 5009.22 食品安家标准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GB/T 5009.3 食品安家标准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术语和定义
本规程中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1)高寒阴湿区:指海拔较高、气候寒冷、降水量较多的地区。
(2)饲用甜高粱:指适宜作为饲料的甜高粱品种。
(3)种植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种植的甜高粱株数。
选地与整地
(1)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适宜的地块。
(2)整地:深耕30-40厘米,灭茬、施肥、做畦。
品种选择与播种
(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高寒阴湿区、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饲用甜高粱品种。
(2)播种时间:春季土壤解冻后,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
(3)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播种量为1500-2000千克/公顷。
田间管理
(1)施肥:基肥施用农家肥30000-45000千克/公顷,追肥施用尿素150-200千克/公顷。
(2)灌溉: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中耕除草:及时中耕除草,防止病虫害发生。
(4)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防治措施。
收获与储藏
(1)收获:在甜高粱籽粒成熟时,采用机械或人工收割。
(2)储藏:将收获的甜高粱籽粒晾晒至水分含量在15%以下,储藏。
规程应用与推广
-
提高产量:通过规范种植技术,提高饲用甜高粱的产量,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料。
-
提高品质: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和科学管理,提高饲用甜高粱的品质,满足畜牧业需求。
-
保障粮食安全:饲用甜高粱作为饲料作物,可替代部分粮食,缓解粮食供需矛盾。
-
推广与应用:将DB62/T 2855-2018《高寒阴湿区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规程》推广应用到各地,提高我国饲用甜高粱种植水平。
DB62/T 2855-2018《高寒阴湿区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高寒阴湿区饲用甜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保障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程,推动饲用甜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