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493-2023,独活种植品质与效益提升新规程发布

团体标准 601
《DB50/T 1493-2023 独活种植技术规程》为独活种植提供新标准,旨在提升种植品质与效益,确保独活产业健康发展。

独活,古称独活草或独活根,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一员,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价值的重新认识与挖掘,独活的药用潜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为了规范独活的种植技术,提升种植品质与经济效益,我国在2023年正式颁布了《独活种植技术规程》(DB50/T 1493-2023),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对独活的种植技术进行深入剖析。

DB50/T 1493-2023,独活种植品质与效益提升新规程发布,DB50/T 1493-2023,独活种植品质与效益提升新规程发布,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独活种植技术规程概述

《独活种植技术规程》对独活的种植从选地、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各个环节均做了详细的技术规定,以下是具体内容的详细介绍。

选地与整地

独活适宜在排水顺畅、土壤肥沃、pH值介于5.5至7.0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中生长,在选地时,应避免选择低洼积水、盐碱地以及重茬地,在整地前,应进行土壤深翻,并施用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播种

独活的发芽最适温度为15至25℃,播种时间可选择春季或秋季,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提高发芽率,播种方式主要有撒播和条播两种,条播时行距控制在20至30厘米,株距10至15厘米;撒播时行距15至20厘米,株距10至15厘米,播种后,需覆盖细土并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1. 施肥:独活生长期间,底肥需充足,追肥应以氮、磷、钾肥为主,一般每亩地施用纯氮10至15公斤,五氧化二磷15至20公斤,氧化钾10至15公斤。
  2. 灌溉:独活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在干旱天气时,应及时进行灌溉。
  3. 中耕除草:独活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病虫害防治

独活常见的病虫害包括叶斑病、根腐病和蚜虫等,以下是相应的防治方法:

  1. 叶斑病:发现病叶时,应及时摘除,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2. 根腐病:发现病根时,应及时拔除,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 蚜虫:发现蚜虫时,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采收与加工

独活一般在种植后2至3年进行采收,采收时,选择晴天,挖取根部,去除杂质,洗净,然后晒干或烘干,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药材的色泽和有效成分。

《独活种植技术规程》为独活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此规程有助于提升独活种植的品质和效益,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实际生产中,广大种植户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独活种植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