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458-2012标准解析,示范奶牛场生产管理规范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本文深入解析了DB12/T 458-2012标准,全面阐述示范奶牛场生产管理规范,从养殖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为奶牛场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以提升奶牛养殖效益。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奶牛养殖业已成为农业产业的中坚力量,为提升奶牛养殖的效益,规范奶牛场的生产管理,我国颁布了《示范奶牛场生产管理规范》(DB12/T 458-2012),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实施意义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DB12/T 458-2012标准解析,示范奶牛场生产管理规范深度解读,DB12/T 458-2012标准解析,示范奶牛场生产管理规范深度解读,2,消费者权益,质量管理,第1张

DB12/T 458-2012规范的主要内容

生产基地建设

规范明确指出,奶牛场需选址于地理位置优越、水源充足、饲料和电力供应稳定的地方,并配备完善的防疫、消防和环保设施。

品种选择与繁殖

规范推崇选择优质品种,强化繁殖管理,提升奶牛的生产性能,奶牛场应制定合理的繁殖计划,确保奶牛遗传的持续改良。

饲料管理

规范强调饲料的科学配制,确保营养均衡,并要求对饲料原料进行严格筛选,保证质量,规范还涉及饲料在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养殖管理

规范着重强调养殖环境的重要性,要求牛舍保持清洁、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奶牛场应实施分群饲养,加强奶牛健康管理,并定期进行疫病预防。

人员管理

规范要求奶牛场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养殖、饲料配制、疫病防治等工作,规范还强调对养殖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质量管理

规范要求奶牛场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奶牛、饲料、产品等实施全过程监控,确保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产品质量。

实施DB12/T 458-2012规范的意义

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奶牛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从而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奶牛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奶牛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12/T 458-2012规范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基地建设

奶牛场应根据规范要求,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建设符合标准的牛舍、饲料库、防疫设施等。

品种选择与繁殖

奶牛场应选择优质品种,加强繁殖管理,提升奶牛生产性能,确保遗传改良。

饲料管理

奶牛场应科学配制饲料,确保营养均衡,严格筛选饲料原料,加强饲料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养殖管理

奶牛场应保持牛舍清洁、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实施分群饲养,加强奶牛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疫病预防。

人员管理

奶牛场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养殖、饲料配制、疫病防治等工作,并对养殖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质量管理

奶牛场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奶牛、饲料、产品等实施全过程监控,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

《示范奶牛场生产管理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奶牛养殖效益、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奶牛场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要求,不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为我国畜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