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标准下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63/T 1119-2012 绿色食品标准下食用菌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旨在解析绿色食品标准下双孢菇的生产技术规程,指导生产者实施绿色食品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本规程详细阐述了双孢菇的生产流程、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旨在提高双孢菇生产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绿色食品的生产与消费已成为市场的新宠,在我国,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体系日益完善,《绿色食品 食用菌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DB63/T 1119-2012)作为一项关键的技术规范,对指导食用菌双孢菇的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绿色食品标准下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绿色食品标准下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2,技术规程,食品安全,第1张

DB63/T 1119-2012规程概述

《绿色食品 食用菌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是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绿色食品食用菌双孢菇的生产技术要求,涵盖了产地环境、菌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与包装等多个方面。

规程的主要内容

产地环境

绿色食品食用菌双孢菇的生产必须严格选择适宜的产地环境,产地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灌溉水质量等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要求,确保产地环境稳定,减少人为污染。

菌种选育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基础,规程要求生产者必须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良菌种,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菌种应具备良好的生长势、抗病性和适宜的出菇特性。

栽培技术

  1. 菌床制作:采用有机肥、锯末、稻壳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菌床,要求菌床松软、透气、保水。
  2. 接种与发菌:将菌种均匀接种于菌床上,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促进菌丝生长。
  3. 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菌床后,转入出菇管理阶段,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促进菇蕾形成和生长。

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菇体免疫力,减少病虫害发生。
  2. 物理防治:利用灯光、振动等物理方法诱虫。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4. 化学防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

产品加工与包装

  1. 加工:对鲜菇进行清洗、分级、切割等加工处理,确保产品质量。
  2. 包装:采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1. 提高生产效率:规程明确了食用菌双孢菇生产的各个环节,有助于生产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保障产品质量:规程对产地环境、菌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助于保障产品质量。
  3. 促进绿色食品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绿色食品食用菌双孢菇的生产,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
  4. 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规程的实施,可以优化食用菌双孢菇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

《绿色食品 食用菌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对于指导食用菌双孢菇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规程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生产者的绿色食品意识,推动我国绿色食品食用菌双孢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