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53-2021 铁皮石斛大棚栽培规程解析与实践案例

团体标准 605
DB36/T 1553-2021规程解读了铁皮石斛大棚栽培技术,详细介绍了适宜的种植环境、土壤处理、播种、管理等环节,本文结合实践,探讨了规程在铁皮石斛大棚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为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铁皮石斛作为一种稀有的药用植物,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规范铁皮石斛的生产,提升栽培技术,确保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DB36/T 1553-2021 铁皮石斛大棚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结合实际栽培经验,探讨其具体应用方法。

DB36/T 1553-2021 铁皮石斛大棚栽培规程解析与实践案例,DB36/T 1553-2021 铁皮石斛大棚栽培规程解析与实践案例,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栽培技术,第1张

DB36/T 1553-2021规程概述

《DB36/T 1553-2021 铁皮石斛大棚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铁皮石斛大棚栽培的技术规范,自2021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详细规定了铁皮石斛大棚栽培的种植环境、种苗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标准,旨在提升铁皮石斛的产量与品质,推动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种植环境

规程要求,铁皮石斛大棚栽培应选择通风、透光、排水良好的地点,大棚内温度应控制在18-28℃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60%-80%,大棚内需配备自动温湿度控制系统,以保证石斛生长环境的稳定性。

种苗选择

规程强调,种苗选择需严格挑选健康、无病虫害的优质种苗,并确保种苗来源无检疫虫害,在种苗繁殖过程中,应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确保种苗的纯度和质量。

种植管理

  1. 整地施肥:种植前需对大棚土壤进行深翻,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的复合肥。
  2. 种植密度:根据大棚面积和石斛的生长习性,合理确定种植密度,通常每平方米种植20-30株。
  3.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在生长旺盛期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4. 光照管理:根据石斛的生长习性,调整大棚内光照强度,生长前期适当遮光,后期逐渐增加光照。

病虫害防治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
  2.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杀虫灯等物理方法诱虫。
  3.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规程应用实践

种植环境优化

在实际栽培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优化大棚种植环境,通过安装自动温湿度控制系统,确保大棚内温度、湿度稳定,为石斛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种苗选择与繁殖

选择优质种苗,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繁殖,确保种苗的纯度和质量,繁殖过程中加强对种苗的检疫,防止病虫害传播。

种植管理

  1. 合理施肥:根据石斛的生长需求,科学施肥,避免过量。
  2. 水分管理:根据天气、土壤湿度等因素,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光照管理:根据石斛的生长阶段,调整大棚内光照强度,满足其生长需求。

病虫害防治

  1.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
  2.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杀虫灯等物理方法诱虫。
  3.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DB36/T 1553-2021 铁皮石斛大棚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执行规程要求,优化种植环境,精选优质种苗,强化种植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从而提升铁皮石斛的产量与品质,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