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857-2023金丝皇菊栽培技术规程解析,标准化助力菊花产业升级
《DB43/T 2857-2023金丝皇菊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该规程通过标准化技术引领,推动菊花产业迈向新高度,提升金丝皇菊栽培的科学性和产业效益。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金丝皇菊,这一兼具药用和观赏价值的特色花卉,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了规范其栽培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DB43/T 2857-2023《金丝皇菊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对金丝皇菊产业的影响。
DB43/T 2857-2023《金丝皇菊栽培技术规程》是在总结我国金丝皇菊栽培实践,并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规程对金丝皇菊的种植区域、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为生产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指导。
规程的主要内容
种植区域
规程明确指出,金丝皇菊适宜在海拔500-1500米、土壤pH值5.5-6.5、有机质含量1%以上的山地或丘陵地带种植。
品种选择
规程推荐了多种适合当地种植的金丝皇菊品种,并要求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
栽培技术
- 整地施肥:要求生产者对种植地进行深翻,施足底肥,确保土壤肥力。
- 播种与育苗:规定了播种时间和方法,要求生产者选择优质种苗进行栽培。
- 田间管理:对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 采收加工:明确了采收时间、方法和加工工艺,确保金丝皇菊的品质。
病虫害防治
规程对金丝皇菊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要求生产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
规程实施的意义
- 提高金丝皇菊品质:通过规范栽培技术,提升金丝皇菊的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 促进产业标准化:推动金丝皇菊产业的标准化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 增加农民收入:金丝皇菊产业的健康发展将为农民带来更多经济收益。
- 传承和弘扬菊花文化:金丝皇菊作为我国传统名花,其栽培技术的规范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菊花文化。
DB43/T 2857-2023《金丝皇菊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对金丝皇菊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推动规程的贯彻落实,助力金丝皇菊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以下是关于该规程的详细内容,共计1520个字:
随着金丝皇菊市场的不断扩大,对其品质和产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规范金丝皇菊的栽培技术,提高产品品质,保障市场供应,特制定本规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湖南省金丝皇菊的栽培生产,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术语和定义
- 金丝皇菊:指以菊科植物菊花属中的金丝皇菊品种为原料,经采摘、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花卉。
- 栽培技术:指在金丝皇菊种植过程中,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 有机质含量:指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种植区域
- 海拔:500-1500米。
- 土壤:pH值5.5-6.5,有机质含量1%以上。
- 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品种选择
- 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金丝皇菊品种。
- 常用品种:金丝皇菊、白菊等。
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
- 深翻土地,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
- 施足底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确保土壤肥力。
播种与育苗
- 播种时间:春季和秋季。
- 播种方法:撒播或条播。
- 育苗:选择优质种苗,进行移栽。
田间管理
- 灌溉: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灌溉。
- 施肥:根据植株生长状况,适时追肥。
-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 病虫害防治:采取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
采收加工
- 采收时间:花蕾初开时。
- 采收方法:人工采摘。
- 加工工艺:晾晒、烘干、筛选、包装。
病虫害防治
病害:病、霜霉病等。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
虫害:蚜虫、红蜘蛛等。
防治方法: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附则
-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 本规程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详细规定,我们可以看到DB43/T 2857-2023《金丝皇菊栽培技术规程》对金丝皇菊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