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425.10-2023 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53/T 425.10-2023 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第10部分》针对结球白菜的种植技术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升结球白菜的产量与品质,为蔬菜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蔬菜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为了规范蔬菜生产,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第10部分:结球白菜》(DB53/T 425.10-2023),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旨在为结球白菜的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53/T 425.10-2023 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DB53/T 425.10-2023 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第10部分:结球白菜》详细规定了结球白菜生产的各个环节,涵盖了品种选择、繁殖材料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质量检验、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多个方面。

规程解析

品种选择

生产者需根据市场需求、栽培区域和种植习惯,挑选适合的结球白菜品种,理想品种应具备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等特点,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蔬菜的需求。

繁殖材料准备

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结球白菜植株作为繁殖材料,并经过严格的选择、鉴定和检验,以确保其遗传稳定性和生产性能。

播种

播种前,需对土壤进行消毒、发芽试验和发芽率测定,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播种方式确定,播种深度一般为1-2厘米,播种后覆土压实。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水分管理、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水分管理应遵循“浅灌、勤灌、适量灌”的原则,保持土壤湿润;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化肥;除草要及时,病虫害防治要采取综合措施。

病虫害防治

结球白菜的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软腐病、菜青虫等,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收获

结球白菜收获期一般在霜冻前30-40天,选择晴天进行人工或机械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去杂。

加工

加工环节包括筛选、风选、磁选、清洗、干燥、分级、包装等,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确保纯度和发芽率。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发芽试验、净度检验、水分检验、病虫害检验等,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包装应采用防潮、防霉、防虫害的包装材料,包装标识清晰、规范,包括品种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运输过程中,确保不受损坏;储存应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高温、潮湿、污染。

《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第10部分:结球白菜》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结球白菜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结球白菜生产技术将更加完善,为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规程为结球白菜生产提供了全面、统一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生产,为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