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皖)157-2023,实验室总磷总氮分析仪校准规范,水质检测精准保障手册

计量标准 602
《JJF(皖)157-2023 实验室用总磷总氮分析仪校准规范》作为水质检测领域的重要指南,旨在确保实验室总磷总氮分析仪的校准准确,提升水质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随着我国对水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水质监测与分析在环保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总磷和总氮作为水质监测的核心指标,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水环境治理的成效,为了确保实验室中使用的总磷总氮分析仪的校准工作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JJF(皖)157-2023 实验室用总磷总氮分析仪校准规范》,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便实验室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校准工作。

JJF(皖)157-2023,实验室总磷总氮分析仪校准规范,水质检测精准保障手册,JJF(皖)157-2023,实验室总磷总氮分析仪校准规范,水质检测精准保障手册,校准规范,水质监测,第1张

《JJF(皖)157-2023 实验室用总磷总氮分析仪校准规范》详细规定了实验室用总磷总氮分析仪的校准方法、校准周期、校准结果评定以及相关要求,该规范适用于采用电化学、化学滴定、光谱分析等方法的实验室,旨在全面提升实验室总磷总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方法

  1. 标准溶液制备:根据仪器说明书和实验需求,制备符合国家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准溶液。
  2. 校准曲线绘制:通过加标回收法或标准曲线法,对总磷、总氮进行检测,绘制校准曲线。
  3. 校准过程:按照校准曲线法或加标回收法,对样品进行测定,并计算分析结果。
  4. 校准结果评定:根据分析结果与标准溶液浓度的差异,评定校准结果是否符合规定。

校准周期

实验室用总磷总氮分析仪的校准周期通常为一年,对于使用频率高、对结果要求严格的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校准周期。

校准结果评定

  1. 分析结果误差:根据校准曲线或加标回收法,计算分析结果与标准溶液浓度的相对误差。
  2. 系统误差:通过分析重复性、加标回收率等指标,评定系统误差。
  3. 偶然误差:通过分析测量结果的变异数,评定偶然误差。
  4. 综合评定:根据分析结果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等指标,综合评定校准结果。

相关要求

  1. 校准仪器需满足国家标准和仪器说明书的要求。
  2. 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校准环境需符合国家标准和实验要求。
  4. 校准记录应完整、准确、真实。
  5. 校准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JJF(皖)157-2023 实验室用总磷总氮分析仪校准规范》的发布,为实验室用总磷总氮分析仪的校准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实验室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范,确保水质监测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我国水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