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吉)120-2023,表面温度源校准新规范,助力测量精度与质量检测保障

计量标准 603
《JJF(吉)120-2023 表面温度源校准规范》发布,旨在提升测量精度,确保质量检测可靠性,规范针对表面温度源校准方法进行详细规定,有助于提高检测设备性能,保障产品质量。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温度测量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确保温度测量的精确性,我国正式颁布了《表面温度源校准规范》(JJF(吉) 120-2023),该规范旨在规范表面温度源校准流程,提升我国温度测量技术的整体水平,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范,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JJF(吉)120-2023,表面温度源校准新规范,助力测量精度与质量检测保障,JJF(吉)120-2023,表面温度源校准新规范,助力测量精度与质量检测保障,校准规范,质量检测,第1张

《表面温度源校准规范》概述

规范背景

表面温度源校准是确保温度测量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其准确度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为提升我国表面温度源校准水平,规范校准流程,我国制定了《表面温度源校准规范》(JJF(吉) 120-2023)。

规范目的

  1. 规范表面温度源校准工作,提升校准准确性;
  2. 提升我国温度测量技术水平,满足各行业对温度测量的需求;
  3. 为相关行业提供校准依据,推动温度测量工作的规范化。

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表面温度源校准工作,涵盖但不限于以下设备:

  1. 热电偶;
  2. 热电阻;
  3. 辐射温度计;
  4. 红外温度计;
  5. 表面温度计;
  6. 表面温度测量设备。

《表面温度源校准规范》主要内容

校准原理

  1. 热电偶校准:根据热电偶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标准热电偶的输出电压,确定被校准热电偶的冷端温度。
  2. 热电阻校准:根据热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标准热电阻的电阻值,确定被校准热电阻的温度。
  3. 辐射温度计校准: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通过比较标准辐射温度计的输出信号,确定被校准辐射温度计的温度。
  4. 红外温度计校准:根据红外辐射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标准红外温度计的输出信号,确定被校准红外温度计的温度。
  5. 表面温度计校准:根据表面温度计的输出信号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标准表面温度计的输出信号,确定被校准表面温度计的温度。

校准方法

  1. 标准设备:使用标准温度源或标准温度计作为校准依据。
  2. 校准程序:按照规定的校准程序进行校准,包括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校准过程、校准结果处理等。
  3. 校准数据:记录校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被校准设备的型号、规格、校准结果等。

校准结果评定

  1. 误差分析:对校准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确定误差来源及大小。
  2. 合格判定:根据误差分析结果,判定被校准设备是否合格。

《表面温度源校准规范》(JJF(吉) 120-2023)的发布,为我国表面温度源校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通过规范校准工作,提升我国温度测量技术水平,有助于满足各行业对温度测量的需求,希望相关行业和企业能够认真执行该规范,为我国温度测量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