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204-2008饮料酒分类标准深度解析,开启行业规范与发展新纪元
GB/T 17204-2008《饮料酒分类标准》解读,为我国饮料酒行业规范发展注入新活力,标准明确了饮料酒的分类,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饮料酒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于2008年正式发布了GB/T 17204-2008《饮料酒分类》国家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广大饮料酒行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GB/T 17204-2008标准概述
GB/T 17204-2008《饮料酒分类》标准是我国饮料酒行业的一项基础性标准,其核心目标是对饮料酒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以便消费者能够准确选择,推动饮料酒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详解
该标准将饮料酒划分为以下几大类别:
- 发酵酒:涵盖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果酒、发酵酒饮料等。
- 蒸馏酒:包括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等。
- 配制酒:如药酒、露酒、香槟酒等。
- 非酒精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
标准解读
发酵酒
发酵酒是以谷物、果实、植物等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制成的酒类,根据原料和发酵方式的不同,发酵酒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白酒:以高粱、玉米、小麦、大米等谷物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工艺制成。
- 黄酒:以糯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液态蒸馏工艺制成。
- 啤酒:以麦芽、啤酒花、水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液态蒸馏工艺制成。
- 葡萄酒:以葡萄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液态蒸馏工艺制成。
蒸馏酒
蒸馏酒是以发酵酒为原料,通过蒸馏工艺制成的酒类,根据原料和蒸馏方式的不同,蒸馏酒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白酒:以发酵酒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工艺制成。
- 白兰地:以葡萄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液态蒸馏工艺制成。
- 威士忌:以谷物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工艺制成。
- 伏特加:以谷物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液态蒸馏工艺制成。
配制酒
配制酒是以发酵酒、蒸馏酒为原料,加入果汁、香料、药材等成分制成的酒类。
非酒精饮料
非酒精饮料是指不含酒精的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
GB/T 17204-2008《饮料酒分类》标准的发布,为我国饮料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该标准对饮料酒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饮料酒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国饮料酒行业应继续强化标准实施,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