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镧规格及应用解读,GB/T 4154-2006标准剖析

国家标准 603
GB/T 4154-2006标准对氧化镧的规格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该标准适用于氧化镧的生产、检验和应用,广泛应用于催化剂、陶瓷等领域,解读该标准有助于深入了解氧化镧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稀有金属的需求持续攀升,氧化镧,作为一种关键的稀土氧化物,在催化、陶瓷、玻璃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GB/T 4154-2006是我国氧化镧的国家标准,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便读者全面了解氧化镧的规格及其应用。

氧化镧规格及应用解读,GB/T 4154-2006标准剖析,氧化镧规格及应用解读,GB/T 4154-2006标准剖析,标准解读,2007,第1张

GB/T 4154-2006标准概述

GB/T 4154-2006是《氧化镧》的国家标准,自2006年12月1日发布,并于200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氧化镧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氧化镧的产品分类

根据GB/T 4154-2006标准,氧化镧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化学成分分类:氧化镧分为工业级和化学纯两种。
  2. 粒度分类:氧化镧分为超细、细、粗三种。
  3. 用途分类:氧化镧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催化用、电子器件用、陶瓷用、玻璃用等。

氧化镧的技术要求

  1. 化学成分:氧化镧的化学成分需符合GB/T 4154-2006标准,其中氧化镧含量应大于98%。
  2. 粒度:氧化镧的粒度需符合标准要求,不同用途的氧化镧产品,其粒度范围各异。
  3. 灰分:氧化镧的灰分含量应小于0.5%。
  4. 水分:氧化镧的水分含量应小于0.1%。
  5. 氧化物杂质:氧化镧的氧化物杂质含量需符合GB/T 4154-2006标准的要求。

氧化镧的试验方法

GB/T 4154-2006标准规定了氧化镧的试验方法,包括化学成分分析、粒度分析、灰分测定、水分测定、氧化物杂质测定等。

氧化镧的检验规则

  1. 检验项目:氧化镧的检验项目包括化学成分、粒度、灰分、水分、氧化物杂质等。
  2.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需符合GB/T 4154-2006标准的要求。
  3. 检验结果判定:检验结果需符合标准要求,不合格的产品应予以退回或更换。

氧化镧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1. 包装:氧化镧应采用密封、防潮、防尘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2. 标志: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3. 运输:氧化镧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潮湿、高温、撞击等,确保产品质量。
  4. 储存:氧化镧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与酸、碱、盐等物质接触。

氧化镧的应用

  1. 催化剂:氧化镧作为催化剂,在石油化工、环保、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电子器件:氧化镧在电子器件中可作为半导体材料,提高器件的性能。
  3. 陶瓷:氧化镧在陶瓷材料中可作为添加剂,提高陶瓷的强度、耐磨性等性能。
  4. 玻璃:氧化镧在玻璃材料中可作为添加剂,提高玻璃的透明度、耐热性等性能。

GB/T 4154-2006标准对氧化镧的规格与应用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提高氧化镧产品的质量,推动我国氧化镧产业的发展,了解该标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生产、销售和使用氧化镧产品,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标签: 标准解读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