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17-2006标准解读,白砂糖质量检验权威手册

国家标准 602
GB/T 317-2006标准详细解析了白砂糖的质量与检验方法,为行业提供权威指南,标准涵盖白砂糖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确保白砂糖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白砂糖,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原料,其在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尤为严格,为此,我国依据GB/T 317-2006《白砂糖》这一国家标准,对白砂糖的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提出了严格规范,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标准的核心内容,以助读者全面了解白砂糖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以及评判准则。

GB/T 317-2006标准解读,白砂糖质量检验权威手册,GB/T 317-2006标准解读,白砂糖质量检验权威手册,消费者权益,质谱法,第1张

在GB/T 317-2006《白砂糖》标准中,对白砂糖的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全流程提出了详尽的要求,旨在确保其质量与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主要内容的详细介绍:

白砂糖分类

根据GB/T 317-2006标准,白砂糖主要分为两大类:

  1. 纯白砂糖:这种砂糖经过精炼、结晶、洗涤、干燥等工序的精细处理,去除了所有杂质,呈现出纯净的白色晶体形态。
  2. 食用白砂糖:在纯白砂糖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食用香精、食用色素等添加剂,以提升其感官品质。

技术要求

以下是白砂糖需满足的技术要求:

  • 外观:白砂糖应呈现白色或乳白色,纯净无杂质,无任何异味。
  • 纯度:纯白砂糖的纯度需达到99.95%以上,而食用白砂糖的纯度也需超过99.5%。
  • 水分:白砂糖的水分含量需控制在0.15%以下。
  • 氯化物:氯化物含量需低于0.01%。
  • 铁含量:铁含量需低于0.001%。
  • 重金属:重金属含量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试验方法

检测白砂糖质量的方法包括:

  • 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颜色、形状和杂质。
  • 纯度测定:采用滴定法、重量法等手段。
  • 水分测定:采用卡尔·费休法、烘干法等。
  • 氯化物、铁含量、重金属测定:采用滴定法、离子色谱法、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检验规则

  • 检验批:同一批次的白砂糖需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检验。
  • 检验方法:依据GB/T 317-2006标准中的试验方法进行。
  • 检验判定:检验结果需符合标准要求,否则视为不合格。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 包装:白砂糖需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品质。
  • 标志:包装上需明确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 运输:运输过程中需避免潮湿和污染,确保白砂糖品质。
  • 储存: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直射光线。

GB/T 317-2006《白砂糖》标准是我国白砂糖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其详细规定有助于提升白砂糖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白砂糖时,务必严格遵守该标准,确保产品质量,消费者在购买白砂糖时,也应关注这一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