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538-2005标准解读,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方法
GB/T 5538-2005标准详细规定了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该方法采用滴定法,通过测定油脂样品中过氧化物的含量,以评估油脂的氧化稳定性,通过精确的实验步骤和计算,可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油脂品质控制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动植物油脂作为食品加工的关键原料,其品质直接关系到26.html" class="superseo">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GB/T 5538-2005《动植物油脂 过氧化值测定》是我国针对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制定的一项重要国家标准,本文将深入解析该标准的内容、测定方法及其在过氧化值测定中的意义。
GB/T 5538-2005标准概述
GB/T 5538-2005标准是我国专门针对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制定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以及试样的制备等,适用于各类动植物油脂,包括植物油、动物油及其混合油等。
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方法
试剂和仪器
- 试剂:包括碘化钾、硫代硫酸钠、硫酸等。
- 仪器:包括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搅拌器等。
测定步骤
- 试样制备:将动植物油脂试样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均匀,取适量试样置于锥形瓶中。
- 滴定: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再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用硫酸酸化,加入适量试剂,搅拌均匀,滴定至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
- 计算: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计算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
过氧化值测定的意义
保障食品安全
动植物油脂在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氧化作用的影响,产生过氧化物,过氧化值是衡量动植物油脂氧化程度的关键指标,通过测定过氧化值,可以及时发现动植物油脂的氧化程度,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提高产品质量
过氧化值高的动植物油脂,其口感、色泽和营养价值都会受到影响,通过测定过氧化值,可以了解动植物油脂的质量状况,为生产者提供改进产品质量的依据。
指导生产实践
过氧化值测定结果可以为生产者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参考数据,有助于调整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产业发展
过氧化值测定是动植物油脂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对于推动我国动植物油脂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GB/T 5538-2005标准为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通过过氧化值测定,可以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指导生产实践,促进产业发展,在动植物油脂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GB/T 5538-2005标准进行过氧化值测定,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