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8308-2002标准下茶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方法解析
解读了GB/T 8308-2002标准,着重研究了茶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通过详细阐述该标准,为茶叶品质检测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茶叶安全与品质。
茶,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饮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茶叶的品质,不仅与茶树的品种、生长环境、加工工艺等因素息息相关,还与茶叶内部的化学成分密不可分,酸不溶性灰分作为茶叶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能够有效反映茶叶中非挥发性无机物的含量。
我国《茶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8-2002)标准,是我国茶叶行业的重要规范,旨在明确茶叶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便大家更好地掌握茶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技术。
《茶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标准概述
GB/T 8308-2002《茶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标准规定了茶叶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类茶叶样品,该标准采用高温灼烧法,在950℃±25℃的高温下,将茶叶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完全分解,剩余的灰分即为酸不溶性灰分。
测定方法
仪器与试剂
(1)仪器:高温炉、干燥器、分析天平、烧杯、移液管、滴定管等。
(2)试剂:稀盐酸(1+1)、盐酸(1+1)、无水碳酸钠、硫酸铵等。
操作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准确至0.01g。
(2)将茶叶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mL稀盐酸,搅拌均匀。
(3)将烧杯放入高温炉中,在950℃±25℃下灼烧1小时。
(4)取出烧杯,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适量盐酸(1+1)溶解灰分。
(5)将溶液移入容量瓶中,用盐酸(1+1)定容至刻度。
(6)准确吸取一定量的溶液,加入无水碳酸钠溶液,用硫酸铵溶液滴定至终点。
(7)根据滴定结果计算酸不溶性灰分含量。
结果计算
酸不溶性灰分含量(%)=(V2-V1)×C×M×1000/m
式中:V2为滴定消耗硫酸铵溶液体积(mL);V1为空白滴定消耗硫酸铵溶液体积(mL);C为硫酸铵溶液浓度(mol/L);M为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g/mol);m为茶叶样品质量(g)。
注意事项
-
灼烧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高温灼烧伤人。
-
在滴定过程中,要注意滴定速度,避免滴定过量。
-
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实验环境的清洁,避免污染。
-
实验结果应多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通过GB/T 8308-2002《茶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标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茶叶的品质,为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