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427-2022标准下蜂胶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与液相色谱法对比分析

国家标准 605
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与液相色谱法对蜂胶中12种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并与GB/T 19427-2022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方面均优于液相色谱法,为蜂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

随着蜂胶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品质和成分的检测需求也日益增长,作为一种天然产物,蜂胶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酚类化合物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为了满足这一需求,GB/T 19427-2022《蜂胶中12种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标准的发布,为蜂胶中酚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检测方法,本文旨在探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液相色谱法(LC)在GB/T 19427-2022标准下测定蜂胶中12种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应用效果,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深入剖析。

GB/T 19427-2022标准下蜂胶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与液相色谱法对比分析,GB/T 19427-2022标准下蜂胶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与液相色谱法对比分析,2022,2,测定方法,第1张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树芽、树皮等部位采集的树脂,经蜜蜂唾液混合、加工而成的天然产物,蜂胶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酚类化合物作为蜂胶中含量较高的一类活性成分,对蜂胶的品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GB/T 19427-2022标准规定了蜂胶中12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包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液相色谱法(LC),本文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对比研究,旨在为蜂胶中酚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提供有益的参考。

实验部分

仪器与试剂

(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清洗器、天平等。

(2)试剂:甲醇、磷酸、磷酸二氢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样品处理

(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将蜂胶样品用甲醇溶解,经超声提取、离心分离,取上清液进行测定。

(2)液相色谱法:将蜂胶样品用甲醇溶解,经超声提取、离心分离,取上清液进行测定。

方法对比

(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负离子模式,以甲醇为流动相,对蜂胶样品中的12种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2)液相色谱法:采用紫外检测器,以甲醇为流动相,对蜂胶样品中的12种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与讨论

线性关系

两种方法对蜂胶中12种酚类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

精密度与准确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与液相色谱法对蜂胶中12种酚类化合物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以下,回收率在85%以上。

对析

(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分析等优点,适用于蜂胶中痕量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2)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但灵敏度相对较低,适用于蜂胶中酚类化合物的常规分析。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在GB/T 19427-2022标准下测定蜂胶中12种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适用于痕量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常规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样品特性和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标签: 20222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