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619-2019 羔羊早期补饲关键技术解析及实施指南

团体标准 603
《DB64/T 1619-2019 羔羊早期补饲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关于羔羊早期补饲的技术规程,旨在指导养殖户科学进行羔羊早期补饲,规程详细解读了补饲的原理、方法、时机和营养需求,并提供了实际应用案例,以促进羔羊健康成长和提高养殖效益。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羊肉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羔羊养殖业因此成为畜牧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提升羔羊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实现高效养殖,我国颁布了《DB64/T 1619-2019 羔羊早期补饲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剖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DB64/T 1619-2019 羔羊早期补饲关键技术解析及实施指南,DB64/T 1619-2019 羔羊早期补饲关键技术解析及实施指南,2,技术规程,高效养殖,第1张

《DB64/T 1619-2019 羔羊早期补饲技术规程》是我国针对羔羊早期补饲制定的行业标准,它详细阐述了羔羊早期补饲的目标、原则、方法、营养需求、饲料选择、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旨在提升羔羊的生长性能,降低养殖成本,推动羊肉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规程要点解读

补饲目的

羔羊早期补饲的核心目标是弥补母乳营养的不足,增强羔羊的抗病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进而降低死亡率。

补饲原则

  1. 营养均衡:补饲饲料需富含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满足羔羊生长发育的全面需求。
  2. 逐步过渡:从母乳向补饲饲料的过渡应循序渐进,以避免羔羊消化不良。
  3. 适量原则:补饲量应根据羔羊的生长发育阶段、体重和饲料的营养价值灵活调整。

营养需求

羔羊早期补饲的营养需求主要包括: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羔羊生长发育的基础,饲料中应确保足够的蛋白质含量。
  2. 能量:能量是羔羊生长发育的动力,饲料中应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
  3. 矿物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和维生素是羔羊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饲料中应确保其含量充足。

饲料选择

  1. 饲料来源:选用优质、安全、无污染的饲料原料。
  2. 饲料种类:根据羔羊的生长发育阶段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
  3. 饲料加工:饲料加工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饲料质量。

饲养管理

  1. 环境控制:保持舍内温度、湿度适宜,为羔羊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2.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羔羊拥挤。
  3. 疾病预防:加强羔羊疫病预防,降低发病率。

规程应用

提高羔羊成活率

严格执行《DB64/T 1619-2019 羔羊早期补饲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羔羊的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

促进羔羊生长发育

早期补饲可以满足羔羊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提高羔羊的生长速度,为羊肉产业提供优质羊肉。

促进羊肉产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DB64/T 1619-2019 羔羊早期补饲技术规程》,可以提高羊肉产业的生产效益,推动羊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64/T 1619-2019 羔羊早期补饲技术规程》是我国羔羊养殖的重要标准,对于提升羔羊养殖水平、推动羊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养殖户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补饲方案,提高羔羊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