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2
《DB63/T 1652-2018 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主要解读了无害化处理技术在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处理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无害化处理效果,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规程详细阐述了无害化处理的原则、方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愈发显得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我国出台了《DB63/T 1652-2018 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食品安全,第1张

《DB63/T 1652-2018 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技术规范,该规程对无害化处理的原则、技术要求、处理流程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为全国范围内的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提供指导。

规程的主要内容

无害化处理原则

规程明确了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科学、规范、安全、高效; (3)分类处理,分级管理; (4)责任到人,全程监控。

技术要求

规程对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涵盖以下方面:

(1)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的分类; (2)无害化处理设施的要求; (3)无害化处理工艺的选择; (4)无害化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

处理流程

规程详细描述了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流程,包括:

(1)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的收集、登记; (2)无害化处理前的准备; (3)无害化处理; (4)无害化处理后的消毒、监测。

管理

规程明确了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管理职责,具体包括:

(1)政府部门对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 (2)企业对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内部管理; (3)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无害化处理效果的检测。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是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严格执行规程,可以有效防止疫病传播,降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

预防动物疫病传播

无害化处理可以消除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中的病原体,降低疫病传播风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促进畜牧产业链健康发展

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是畜牧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畜牧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DB63/T 1652-2018 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法规,各地应高度重视规程的实施,加强监管,确保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到实处,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